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25期
编号:11666912
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的回顾和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5期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并发症;假体松动;翻修;人工假体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20世纪最成功的外科治疗之一,极大程度地改善了严重关节伤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全世界每年施行100万例的关节置换术[4]。但它的发展也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最早记载可追溯到1891年Gluck用象牙制作并进行髋与指关节置换,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关节置换术则从Charnley开始,其中材料学的进展始终贯穿其中,从最初的象牙、金箔、玻璃到现在的钛合金、钴鉻合金、聚乙烯、硅橡胶、陶瓷、钽金属,并逐渐出现了羟基磷灰石喷涂、多孔表面等生物整合材料,从材料的选择标准也从单纯的高强度转变为高生物相容性、骨相容性、耐磨损等评估要求。然而因为各地在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时的技术条件水平参差不齐以及关节置换理念在不断完善,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也在不断出现,尤其是髋关节假体的无菌性松动的发病尤为显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①人工髋臼前倾角及人工股骨头颈干角失误引起的假体植入技术不当;②操作器械与人工假体不配套。微孔及珍珠、羟基磷灰石预涂表面的人工假体要求器械与其配套,否则将导致人工假体与骨床面不能紧密贴合,影响骨组织向假体界面的长入;③不能正确理解假体的固定原理,骨水泥假体不放置骨水泥或放置不均,难以达到骨水泥假体的机械固定程度;④不合理的功能训练,Magnus Tagil[12]经动物试验证明多孔表面人工关节于术后第4周开始有骨长入,8周可达到完全负重的抗剪力要求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