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33期
编号:11720374
应力与剩余牙槽嵴的吸收(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1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3期
     【摘要】 剩余牙槽嵴的吸收是口腔修复的一大难题,应力是引起其吸收的主要因素,本文从应力与剩余牙槽嵴吸收的机理,分子机制,义齿与剩余牙槽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应力;剩余牙槽嵴的吸收;义齿

    

    口腔内牙齿、牙列缺失后牙槽突逐渐吸收和改建形成连续的骨嵴,称为无牙颌牙槽嵴或称剩余牙槽嵴(residual ridge)。剩余牙槽嵴吸收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不可逆性的骨吸收,它的发生涉及全身因素、局部解剖因素、机械应力因素等,其中应力因素是较早提出和最重要的的问题,研究应力与剩余牙槽嵴的关系,对于临床选择合理、科学的修复方式尤为重要。

    1 应力与剩余牙槽嵴吸收的机理

    当牙齿存在时,牙槽嵴通过合理排列的骨小梁而感受应力,牙齿缺失后,剩余牙槽嵴承受应力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一般认为,这种应力环境的改变对于剩余牙槽嵴改建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牙齿缺失后由于咀嚼功能的降低或丧失表现为废用性萎缩,这是一种低转换型的骨改建过程;其次,戴牙后义齿传递过大的应力作用于牙槽嵴而形成创伤性骨吸收,这则是一种高转换型的骨改建过程。 Frost [1]提出的机械稳定器假说可说明骨的这种病理生理机理,并可较好的解释剩余牙槽嵴的吸收原理。他提出了最小有效应变 (minimal effective strain,MES)概念,即MES 是维持正常骨改建平衡所必需的最小应变值或应变阈,任何小于或大于MES 的应变引起骨的适应性改建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6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