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9年第4期
编号:11725479
关于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综述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4期
     【摘要】 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大量开发研究,广泛用于临床,其不良反应逐渐增加,本文综合各种文献报道,对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不良反应;综述

    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组织内和细胞内药物浓度高,血半衰期较长,使用方便,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如诺氟沙星、氧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等,随之广泛使用其不良反应屡有报道,现介绍如下。

    1 消化道症状

    消化道症状最为常见,但反应程度较轻,易为患者耐受,美国曾对2829例使用环丙沙星的患者进行统计,其消化道反应为7.8%, 与文献5%~20%发生率相一致,一般不需停药,饭后服用可减少胃肠道反应,必要时可减量,仅1%左右需停药[1]。
, 百拇医药
    2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由于氟喹诺酮类药物有较高的脂溶性,可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作用,如眩晕、失眠、抽搐及精神异常等。产生的机制与药物抑制 r-氨基丁酸(GABA)与其受体部位的结合有关,其发生率报道不一,国内报道约1%~2%,[2-4]洛美沙星、伊诺沙星引起者较为多见,抽搐亦可发生在本类药物与茶碱或非甾体抗炎药如芬布芬合用时[5,6]。还有氧氟沙星致癫痫大发作,立即停药,给予人工辅助呼吸、吸氧,用呼吸兴奋剂可拉明、洛贝林等治疗,10 min后逐渐恢复[7]。

    3 关节病变

    关节病变主要是在幼龄动物中出现关节软骨损害,但在人类中未证实,有对服用环丙沙星的儿童患者统计虽有关节痛的报告,未见关节炎发生[8]。还有报道15例囊性纤维变性患儿因感染服用环丙沙星未发现关节异常。有人对用FQNL治疗过的儿童已报道了共500例回顾性调查及30例前瞻性研究均未发现对骨发育的影响[2]。因此,不少专家认为这种动物实验与人体试验结果不一致,可能是由于种属间的差异造成的。
, 百拇医药
    4 光敏反应

    光敏反应多见于氟罗沙星、洛美沙星、左氧氟沙星,美国报道左氧氟沙星引起光敏反应发生率为7.9%,其中10%~15%的患者需住院治疗。因此,美、法等国已向医师发出警告,用药期间及停药后3~5 d内须严格避光(紫外线、日光及自然光),并限用于院外肺炎及鼻窦炎。

    5 肝肾损害

    个别报道诺氟沙星引起黄疸、胆瘀型肝炎,停药后给予地塞米松激素疗法黄疸消退,有报道肝损害与剂量有关,剂量<0.9 g/d者发生率为0.95%,>1.2 g/d者肝损害发生率明显上升高至5.2%,并随疗程延长而损害加重一般于10 d左右出现[4],对肾损害,主要表现为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升高,也可发生间质肾炎或出现少尿、蛋白尿、血尿等。肝肾功能异常多发生于用药后的2~3 d,停药后1周内逐渐恢复正常[9]。最近国外报告1例肺癌患者,因其伴尿路感染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3 d后,患者下肢及躯干出现紫癜、皮疹、尿量减少、血肌酐和尿素氮分别为115 umol/L和18 umol/L疑为左氧氟沙星引起[10]。 
, http://www.100md.com
    6 肌腱炎

    肌腱炎少见,较多发生于培氟沙星用药过程中,大多发生于跟踺,约半数为双侧,合用皮质激素为危险因素,严重者可引起跟踺断裂,可能与本类药物引起肌腱的胶原组织缺乏和缺血性坏死有关[6]。

    其它,有报道支气管哮喘患者服用诺氟沙星后出现胸闷、诱发哮喘,无哮喘病史患者服用氧氟沙星致哮喘,推测该类药物存在导致哮喘的危险,应引起注意。还有口服诺氟沙星引起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环丙沙星致过敏性紫癜等[8]。

    以上报道的氟喹诺酮类引起不良反应,需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应密切观察使用者临床反应。

    参考文献

    [1] 程书权.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难治性感染的应用进展.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1,18(9):396.
, http://www.100md.com
    [2] 姜素椿.喹诺酮的迅速兴起与临床合理用药.中华内科杂志,1992,31(3):133.

    [3] 段致勤,任玉华,等.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级医刊,1992,27(3):45.

    [4] 施铁明,沈新联,陈钰钰.氟哌酸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中级医刊,1993,28(6):48.

    [5] Ball P, Tillotson G.Tolerability of fluorquinolone, antibiotic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Drug saf.1995,13:343-358.

    [6] Brouwers JR.Drug interactions with quinolone antibacterials. Drug saf,1992,7:268-281.

    [7] 葛德元,张永斌.药物毒副反应警示.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62-72.

    [8] 汪复.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进展.中华内科杂志,1999,38(1):65-67.

    [9] 聂青和,张开端.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中级医刊,1993,28(5):45.

    [10] 邹卫.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3(12):767., http://www.100md.com(马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