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9年第17期
编号:11916840
出生缺陷监测及干预措施的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09年6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7期
     【摘要】目的探讨出生缺陷的监测和及干预措施。方法对本院9年间出生缺陷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分娩总数为3336例,分娩畸形儿51例。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15.28‰。可从其产母的生活、工作等因素中找到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结论出生缺陷监测工作的开展可为出生缺陷的筛查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出生缺陷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并应采用B超、生化等手段早期筛查畸形儿,早期处理。

    【关键词】畸形婴儿;新生;产前保健;季节感染;环境营养

    先天缺陷是构成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时缺陷儿的出生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提高生人口的素质,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是围产保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对我院产科9年间的出生缺陷围生儿5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提醒我们应该提高认识,充分利用现有的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手段,尽早发现胎儿缺陷,以终妊娠。现将监测工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产科住院分娩孕龄在28周以上的围生儿3336例。其中出生缺陷儿51例。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15.28‰。

    1.2研究方法①体表肉眼观察:经妇产科医生与新生儿科医生对孕龄28周以上的围生儿进行体表肉眼观察与诊断;②孕期或分娩前母体B超探测:超声应用于产科临床后,90%的孕妇在孕期或临产前进行B超检查,对高危病例,特别是有出生缺陷史、死胎、习惯性流产史夫妇建议其到上级医院作末梢血染色体检查,妊娠中期到上级医院行产前诊断检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