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9年第17期
编号:11917050
探讨中山市沙溪镇1998~2007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
http://www.100md.com 2009年6月15日 莫蕊隆
第1页

    参见附件(2466KB,3页)。

     【摘要】目的探讨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制定有关政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山市沙溪镇1998~2007年8例死亡的流动人口孕产妇进行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中山市沙溪镇10a内活产总数16502例,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54.54/10万,流动人口死亡率占75.62/10万。孕产妇死亡原因前3位为羊水栓塞、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而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与文化程度、计划生育、接生法、怀孕次数、分娩次数和产前检查密切相关。结论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是杜绝非法接生,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控制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率;死亡原因;产前质量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医疗保健水平,卫生状况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不仅反映了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而且是衡量产科工作极为重要的指标。近年来,随着沙溪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流动人口涌入沙溪,其中包括大量的育龄妇女。这些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由于保健意识淡漠、经济困难或计划外生育等原因不愿到正规医院做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使发生孕产妇死亡的危险因素大大增高。为了探讨沙溪镇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现将沙溪镇1998~2007年8例死亡的流动人口孕产妇资料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沙溪镇妇联、各居委会妇联、医院孕产妇死亡监测报告,孕产妇系统管理报表,孕产妇死亡个案及市、区级孕产妇死亡评审专家的评审资料。

    1.2方法

    按照《广东省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的统一要求和标准,沙溪医院妇产科医师及妇幼保健人员专人负责监测,每发生1例孕产妇死亡及时填写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并同时上报沙溪镇妇联、各居委会妇联,并对每例孕产妇死亡进行调查核实。

    2结果

    2.1本镇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见表1。沙溪镇流动人口约12万,常住人口6万多,流动人口数量是常住人口的2倍左右,1998~2007年本镇孕产妇死亡共9例,1例为常住人口,8例为流动人口,10年活产总数16502例,其中流动人口活产总数10,579例,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54.54/10万,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75.62/10万,其中1998年最高,2005及2006年最低,分别是108.7/10万和0/10万。总体来看,10年来本镇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的趋势。由1998年的108.7/10万下降至2007年的36.93/10万。

    2.2流动人口孕产妇的死亡原因及构成比8例孕产妇中死亡原因直接产科因素死亡6例,占75%,先天性心脏病死亡1例,占1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66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