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9年第21期
编号:11909929
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测定结果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9年7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1期
     [摘要]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水平,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测尿微量蛋白。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43.2%尿微量蛋白升高。结论 尿微量蛋白升高是疾病早期改变对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尿微量蛋白;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在糖尿病早期尿常规检查中,尿微量蛋白多为阴性,一旦出现尿常规检查尿蛋白阳性时,肾损伤则难以逆转,而尿微量蛋白的检测能够更早地发现肾血管的损伤。随着尿微量蛋白检测过程的简单化,方便、快捷、灵敏度高、结果准确性可靠,尿微量蛋白的检测对诊断疾病和治疗更有意义。现对糖尿病住院患者60例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已诊断为2型糖尿病60例,尿常规检查蛋白为阴性,血生化检验尿素氮、肌酐均为正常。

    1.2 仪器 日本日立生化分析仪7170A 长春迪瑞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H800尿液分析仪。

    1.3 试剂 测尿素氮、肌酐、尿微量蛋白是上海申能试剂,测尿蛋白是H800尿液分析试纸条。

    1.4 测量方法 尿素氮为氧化酶法,肌酐为偶氮胂Ⅲ法,尿微量蛋白为钼酸盐法,尿常规蛋白测定为干化学法。

    1.5 标本采集 空腹10 h,早晨采血3 ml,离心,上机检测,尿蛋白及尿微量蛋白取晨尿上机检测。

    2 结果

    在60例血尿素氮、肌酐正常,尿蛋白阴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尿微量蛋白阳性为26例,阴性为34例,阳性率为43.2%。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多数研究认为30%~5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在发达国家糖尿病所致的终末肾病已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首要原因。据“美国肾脏资料系统(USRDS)”的统计,超过30%的终末肾病是由糖尿病所致,且终末期肾病的比例在逐年升高[1]。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自然病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即微量白蛋白尿(MA)、大量白蛋白尿和慢性肾衰竭(CRF)或终末期肾病(ESRD)阶段。尿微量蛋白的出现是早期损伤的指标,尿微量蛋白比尿常规中的蛋白和血清中的尿素氮和肌酐异常出现的都早,里外有资料显示尿素氮作为DN的早期诊断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肾损伤程度[2]。糖尿病肾病最主要的病理特征是肾小球硬化,在糖尿病肾损伤的早期,甚至在肾小球损伤之前已有部分病例发生了肾小管的损伤[3]。如任其发展,出现了临床蛋白尿,此时肾脏出现了不可逆的病变,再用药物治疗就难以治愈,因此尿微量蛋白的检测糖尿病早期的肾脏损伤有重要意义。这一阶段是治疗的关键期,及时正确的治疗可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甚至可以逆转糖尿病肾病的病理改变。因此在糖尿病患者中定期检测尿微量蛋白是一个关键的检查,不容忽

    视。

    参考文献

    [1] 蔡秀英,金蕾. 多发性肌炎的研究现状.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5,32(3):2526.

    [2] 邱占军,荣海钦.尿微量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山东医药,2008,48(8):6364.

    [3] 潘明,王萍. 尿微量蛋白及尿NAG酶对早期肾损伤的临床观察.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8,9(3):146148., 百拇医药(滕守峰 张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