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15期
编号:11937056
人工流产术镇痛剂的临床应用新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5期
     人工流产术是指妊娠14周以内,因各种因素采用人工终止妊娠的手术,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方法[1]。由于对人流知识的缺乏和受传统“人流必痛”观念的影响,大多数患者把人流视为痛苦和危险的过程,产生紧张、焦虑、恐惧不安心理[2]。因此,当上述反应过于强烈时会严重影响手术顺利及术后身体的恢复[3]。要求镇痛人工流产术患者越来越多。镇痛技术临床效果确切,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符合孕妇的身心需求,并越来越多地被广大孕妇所接受。随着研究的不断深人,镇痛药物不断地增多,镇痛的方法也日益完善。就近年来人工流产术镇痛剂使用作如下综述。

    1 人工流产术镇痛剂的临床应用

    近十几年来临床中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方法逐步完善.镇痛效果更明确,不良反应越来越少,并且更加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目前国内人工流产术麻醉药物及配方很多,但仍以静脉麻醉为主[4],其次是辅助局部用药。人工流产术使用镇痛剂镇痛开展以来的应用方法大致如下。

    1.1 利多卡因宫颈旁注射 利多卡因属酰胺类局麻药,能改变神经纤维膜的通透性,阻碍神经冲动的传导,尤其是感觉神经。支配子宫的神经大部分分布于子宫旁,宫旁阻滞法采用2%利多卡因从宫旁注入恰好阻滞了该处的神经丛而起到镇痛作用[5]。其起效快,注人组织后1~3 min显效,维持1.5~2 h,通透性强,能穿透子宫颈黏膜、子宫肌层,可使子宫平滑肌短期内松弛,达到扩张子宫颈的目的,使受术者感觉减弱或消失,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减少人流综合征的发生,且具有轻微扩张血管作用,可致血压下降,故注射速度不宜过快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9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