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17期
编号:11935773
阿托伐他汀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5日 崔韶华 王宝兰
第1页

    参见附件(1291KB,2页)。

     【摘要】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疏血通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 方法 60例ACS患者在入院后24 h内随机分到他汀组(阿托伐他汀20 mg/d,n=30)及联合治疗组(阿托伐他汀20 mg/d和疏血通6 ml/d,n=30)。治疗前及治疗2周和4周后分别检测患者血清血脂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 结果 经治疗2周和4周后两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联合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下降较他汀组更明显(P<0.05) 结论 早期阿托伐他汀联合疏血通治疗ACS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血脂及CRP水平,改善预后。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阿托伐他汀;疏血通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心血管事件复发的危险极高。ACS发病通常与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并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受阻相关。实验表明他汀类药物具有降脂之外的多效性功能,可以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还可促进斑块退缩,有助于降低斑块的不稳定性。最近研究证实他汀对血脂正常而C反应蛋白(CRP)增高的患者可降低死亡率,减少心血管主要事件的发生率[1]。中药疏血通注射液有降低血少板聚集和粘附、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他汀联合疏血通治疗ACS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ACS患者,其中男44例,女16例。年龄35~75岁,平均(62±10)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32例。发病至入院≤24 h。入选标准:(1)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符合WHO标准,即持续典型胸痛≥30 min,有典型心电图改变或动态演变,心肌酶谱动态改变,具有以上两项确诊;(2)不稳定心绞痛诊断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的“不稳定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排除标准:①严重心力衰竭,NYHA分级Ⅳ级;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③合并感染;④合并肿瘤。

    1.2 方法 在入院次日抽空腹血,ACS患者随机分为他汀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服用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20 mg/d或阿托伐他汀20 mg/d加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6 ml/d静脉滴注,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4周分别测血脂、CRP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9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