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26期 > 正文
编号:11949544
丹红注射液在老年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15日 张 瑞
第1页

    参见附件(1425KB,2页)。

     【摘要】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糖尿病患者39例,其中20例给予常规治疗,19例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液流变学参数及尿蛋白、肾功能变化。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有效率84.2%,对照组有效率3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和血沉等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和血沉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尿素氮和肌酐治疗后均有改善,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尿蛋白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以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 糖尿病肾病; 血液流变学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一种以微血管病变为主的肾小球合并肾小管的病变,也是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DN的处理在控制血糖、血压的同时,更主要的是逆转DN早期肾损害,延缓肾功能损害进展,但对于病程长、肾脏受损较重伴大量尿蛋白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阻止或延缓其病程进展的治疗手段。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探寻对老年DN伴大量尿蛋白、低蛋白血症患者有效的治疗,同时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达到延缓DN的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39例,年龄60~80岁,糖尿病病史均>10年,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合并不同程度高血压。DN的分期采用Mogensen分类法,本研究不包括Ⅰ、Ⅱ、Ⅲ、Ⅴ期DN。查24 h尿蛋白均>300 mg,最高1320 mg。治疗组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62~80岁,平均(71.2±8.6)岁;对照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60~77岁,平均(70.5±9.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尿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低优质蛋白饮食,均已应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尚满意。对于高血压的控制,两组患者均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降压药,同时口服氢氯噻嗪25 mg,2次/d,螺内酯20 mg,2次/d,必要时加用钙通道阻滞剂(CCB)降压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4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应用15 d。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3 d行血常规、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肝功能、肾功能、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等检查。

    1.4 近期疗效评定 DN晚期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延缓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显效:疗程结束后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下降,血黏度降低,肾功能正常,纤维蛋白原降低;无效:疗程结束后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无变化或升高,血黏度无降低,肾功能正常,纤维蛋白原无下降甚至升高。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分析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液流变学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高于正常,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4周后,对照组除血沉和血沉方程K值外,其余7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及血沉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全血黏度(高、中、低切)、血沉、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有显著差异(P<0.01),血浆黏度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

    2.2 尿蛋白、肾功能变化 治疗组治疗后尿蛋白、尿素氮(Bun)和肌酐(Cr)均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后尿蛋白无显著性下降(P>0.05),Bun和Cr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尿蛋白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2.3 近期疗效 治疗组显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4.2%;对照组显效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3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2.4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见明显出血倾向及肝肾功能损害,也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丹红注射液其主要成分为丹参、红花。《本草正义》中记载:“丹参,专入血分,其功在于活血、行血,内之达脏腑而淤滞,血行则淤祛络通”,是为主药;红花具有活血通络、祛淤止痛作用,是为辅药,二药相辅祛淤生新,除邪而不伤正,共奏活血通络、祛淤生新之功。有研究报道[2],丹参能扩张微血管口径,扩张动脉,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血液黏度,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可改善微循环,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拮抗钙离子内流,改善ATP酶活性。红花提取物具有扩血管、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提高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抑制血栓形成,并具有不同程度的降压作用。红花应用于治疗心肌缺血已有悠久 历史,可缓解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的临床症状,改善缺血性心电图与血流动力学状况[3]。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不足,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及从血浆清除三酰甘油(TG)的能力下降,脂肪合成代谢减弱,脂蛋白脂酶活性低下,血浆中游离脂肪酸和TG浓度增高,从而表现为高TG血症和高总胆固醇(TC)血症,并常存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4]。此外糖尿病患者还因为血浆纤溶系统的紊乱等因素,导致微循环障碍,引起血黏度增高,血流迟缓。DN是糖尿病的一个严重并发症,是以微血管病变为主要原因的肾小球和间质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死因之一[5,6]。因此,从药理作用上来看,丹红注射液适用于DN患者。

    本组19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及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对照组仅血沉及血沉方程K值明显下降(P<0.01)。说明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液高黏及高凝状态。临床观察结果与丹红注射液的药理学研究结果一致。通过以上观察结果表明,应用丹红注射液1个疗程后,患者血液高黏及高凝状态均得到改善;治疗后尿蛋白、Bun和Cr均明显下降;总有效率达8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2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