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36期 > 正文
编号:11988867
宫颈癌中p53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25日 李灿宇 张自森 刘继红
第1页

    参见附件(4027KB,3页)。

     1.2.3 p53基因多态性产物电泳 含1×TAE的缓冲液的电泳槽内,PCR产物在2%琼脂凝胶(含1%的溴化乙啶)中电泳30 min(100 V,33 mA),紫外光下观察。p53基因多态性检测中,引物pro+/p53扩增的产物为177 bp,引物p53+/arg扩增的产物为141 bp。若扩增产物只有一条141 bp的条带,则基因型为Arg/arg纯合子;若扩增产物只有一条177 bp的条带,则基因型为Pro/pro纯合子;若扩增产物同时出现上述两条条带,则基因型为Arg/Pro杂合子。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宫颈癌组患者的年龄、p53基因型分布、临床分期、组织类型、肿瘤细胞分化、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与否。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四格表、列联表进行χ2检验比较基因型的分布差异,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p53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53基因型在宫颈癌与宫颈良性疾病中的分布 对宫颈癌组及对照组的HPV状态和Pro/pro基因型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宫颈癌组中HPV 阳性率为47.8%,对照组中HPV阳性率为20.2%。在所有研究对象中,宫颈癌组Pro/pro基因型频率高于良性疾病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056;95%CI,1.0768.678),而其他基因型的比较未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以HPV状态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HPV检测为阴性的研究对象中,Pro/pro基因型的频率在宫颈癌组高于良性疾病对照组,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250,95%CI:1.33520.646),而在HPV检测为阳性的研究对象中,Pro/pro基因型频率在宫颈癌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37,95%CI:0.1995.410),见表1。

    2.2 Pro/pro型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宫颈癌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0.9岁,平均年龄为42.2岁。在宫颈癌组中,p53三种基因型的平均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基因三种基因型在宫颈癌不同临床分期、组织类型、细胞分化、淋巴结有无转移之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基因Arg/arg、Pro/pro、Arg/Pro基因型的宫颈癌患者的平均肿瘤直径分别为3.37 cm、3.40 cm、2.80 cm。三种基因型的平均肿瘤直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进一步分层分析Pro/pro基因型与HPV状态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显示Pro/pro基因型在不同临床分期、细胞分化、淋巴结转移亚组中的分布与HPV感染状态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

    3 讨论

    p53基因第4外显子上的第72密码子存在多态性[11]。这种多态性不仅存在于正常组织中,也常见于皮肤癌、乳腺癌、喉癌、头颈部肿瘤、膀胱癌、食管癌、卵巢癌等肿瘤组织中[12,13]。虽然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Arg/arg基因型的比例较高,也有研究表明该基因型频率与宫颈癌的发生相关,但是这一结论未在大规模群体中得到验证[36]。

    近年的研究表明,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Pro/pro基因型可能是一些恶性肿瘤发生的高风险因子[710],也提示与某些肿瘤类型的临床分期、组织分级等临床病理特征存在相关性。本文对该基因型在宫颈癌中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病例组Pro/pro基因型比例较对照组明显为多,差异具有显著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Pro/pro基因型在宫颈癌和良性对照组所表现的显著差异和HPV感染状态有关,这种显著性差异仅存在于HPV阴性的宫颈癌和良性对照病例之间,而存在HPV感染的宫颈癌和良性对照组中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本研究结果不支持Arg/arg基因型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而Pro/pro基因型则可能是HPV阴性的妇女患宫颈癌的高风险因素。近来韩国也有研究表明,Pro/pro基因型是该国妇女宫颈腺癌的易患因素[14],与本研究不同的是,该研究中的这种高风险主要存在于HPV感染的人群。

    分析p53基因多态性的分布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p53基因型在不同临床分期、组织类型、细胞分化的分布的差异同样无统计学意义,这与Jiang[15]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分层分析Pro/pro基因型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HPV感染状态的关系,也未发现显著差异。这可能因本研究的例数较少,可能存在一定抽样误差,此结论有待进一步扩大样量研究证实。

    本研究对宫颈癌中p53基因多态性分布的研究表明,Pro/pro基因型可能是HPV未感染妇女中患宫颈癌的高危因素,这也提示HPV感染和未感染妇女中宫颈癌的发病机制可能存在差异,进一步明确HPV阴性宫颈癌的发病机制可能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

    参 考 文 献

    [1] Levine AJ,Momand J,Finlay CA.The p53 tumour suppressor gene.Nature,1991,351(6326):453456.

    [2] Strorey A,Thomas M,Kalita A,et al.Role of a p53 polymorphism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papillomavirusassociated cancer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027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