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期
编号:11987032
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静脉点滴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期
     【关键词】 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静脉点滴;药引子;中国药典

    

    马来酸氯苯那敏又名扑尔敏,临床用药途径为口服和肌肉注射,静脉点滴国内外尚无报道。我院5年来应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多种疾病20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所治疗上呼吸道感染150例,男70例,女80例;过敏性疾病30例,男18例,女14例;加入喹诺酮类药物120例,男67例,女53例。各组患者年龄14~60岁,平均47岁,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 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鼻炎症状,流泪,咽喉疼痛,异物感,;过敏性疾病皮肤瘙痒、肿胀,部分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大多数患者喹诺酮类药物静脉点滴后立即出现血管刺激症状,表现为血管红,血管周围瘙痒。

    1.3 治疗方法及结果 

    1.3.1 分组方法 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患者36例,过敏性疾病5例和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患者60例;其余患者为治疗组200例。

    1.3.2 对照组治疗方法 上呼吸道感染患者35例,补充液体,选用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0.4 g,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维生素C 4.0 g治疗,氨溴索100 ml;治疗2~4 d后,患者症状没有明显改善,鼻塞,流泪症状没有改变。

    过敏性疾病5例选用葡萄糖酸钙2.0 g,地塞米松20 mg,Vc5.0 g,静脉点滴,治疗2~3 d后症状改善。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患者60例,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滴氧氟沙

    

    作者单位:118214辽宁省宽甸县长甸敬老院卫生所

    

    星、洛美沙星等药物;静脉点滴3~20 min 45例出现血管周围皮肤瘙痒,皮疹,血管红。

    1.3.3 治疗组治疗方法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15例,加用马来酸氯苯那敏10 mg,共同溶入同一输液瓶中,30 min后 患者鼻腔通气,流泪停止;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得到缓解。过敏性疾病25例加入马来酸氯苯那敏20~30 mg,20 min后症状开始缓解,呼吸困难消除;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患者60例加入马来酸氯苯那敏10 mg,有喹诺酮类药物刺激症状的患者不出现或刺激症状减轻。

    2 讨论

    马来酸氯苯那敏为H2受体阻滞剂,抗组织胃复安临床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如皮肤病,食物中毒,枯草热,过敏性鼻炎等。用药途径为口服,严重者可应用注射剂肌肉注射。口服起效慢,肌肉注射疼痛,患者不接受,影响了治疗效果。

    中国药典规定静脉注射剂不得添加抑菌剂[1];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的成分为马来酸辅料为注射用水,不含有抑菌剂,因此,加入输液中是允许的。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的pH 值5.0~5.5,与血浆pH接近,符合静脉输液用药质量要求。 

    马来酸氯那敏注射液加入输液中,可以明显增强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起到类似中药’药引子’的作用。应该注意的是,H2受体拮抗剂副作用较大,一些人群应注意使用(如司机,高空作业人员等),应提前告知。

    参考文献

    [1] 潘卫三.药学专业知识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11-112., 百拇医药(杨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