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006792
腰硬联合麻(CSEA)在产科的应用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15日 权淼
第1页

    参见附件(2735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剖宫产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术中监测BP、HK、SpO2、ECG和手术牵拉反应。结果 CSEA最高阻滞平面及达到时间比EA组短,从麻醉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SEA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EA组,术中麻黄素的使用CSEA组多于EA组,两组均无术后头痛。结论 CSEA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具有起效快,镇痛和肌松效果好的优点。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

    腰硬联合麻醉(CSEA)是一种新的椎管内麻醉方法,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特点,即起效快,阻滞完善,肌松良好,且麻醉时间不受限制,不良反应少,可明显提高麻醉的成功率[1]。现将湖北省襄樊市保康县人民医院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100例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

    1.1 资料与方法 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100例,年龄21~35岁,ASA I~Ⅱ级,随机分为单纯硬膜外麻醉组(E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每组各50例。

    术前常规用药,阿托品0.5 mg、鲁米那0.1 g肌肉注射,患者人室后常规监测ECG、BP、SpO2及RR,并建立静脉通道,麻醉前预负荷晶体液300~500 ml。全部取L2~3。间隙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硬膜外组向头侧置人硬膜外导管3era,麻醉药均为0.5%布比卡因,硬膜外负荷量为15~20 ml;腰硬联合麻醉组将腰穿针轻轻置人硬膜外针内,见有脑脊液流出时将2 ml布比卡因10 mg注人,10~15 s左右完成,取出腰穿针,于硬膜外腔置管3 cm备用,3 min内完成,取平卧位(发生仰卧位低血压者右侧抬高15°)脊麻给药后5 min若平面低于T 硬膜外腔注人0.5%布比卡因5 ml,此后根据平面情况酌情给药,维持麻醉效果。出现血压下降时静注麻黄素10 mg。

    1.2 观察指标 ①蛛网膜下腔注药时麻醉起效时间;用针刺法测定T10(阻滞平面升到T10手术区域无痛)时间;阻滞平面达T8时间;麻醉完全恢复时间;②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③产妇对手术疼痛的反应和术者对腹肌松弛的意愿。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 Apgar评分情况;④产妇的副反应;⑤麻醉后头痛,意识异常,膀胱功能障碍,神经系统并发症[2]。

    2 结果

    CSEA最高阻滞平面及达到时间比EA组短,从麻醉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SEA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EA组,术中麻黄素的使用CSEA组多于EA组,两组均无术后头痛。

    3 讨论

    子宫体的交感运动神经来自于T5~T10。脊神经,而感觉纤维沿T10L1。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宫颈神经支配来源于S2~S4脊神经根汇聚成的阴部神经,盆腔腹膜覆盖于子宫前壁,其上行越过子宫底之后转向后并下行覆盖子宫和阴道后壁,继而沿直肠前壁反折上行。

    剖宫产手术麻醉除了要满足手术操作的需要,也要考虑到胎儿的安全。传统单纯硬膜外麻醉对血压影响较小、并发症少、可用于术后镇痛。但由于孕妇椎管内静脉丛怒张,硬膜外间隙变窄和蛛网膜下腔压力增高,增加了局麻药阻滞范围过广和硬膜外穿刺误人血管的危险。且EA阻滞平面出现较慢,局麻药用量大,会增加了胎儿分娩的不安全因素。国内报道硬膜外麻醉失败率为9.55%[3],Choi等[4]报道剖宫产单纯硬膜外麻醉有25%~38%的产妇有不适感或疼痛,肌松满意率44%。

    用CSEA充分发挥了腰麻、硬膜外麻的优势:①起效快,注药2~5 min即可开始手术,镇痛肌松完全,临床满意度几乎达100%,因此加快了胎儿娩出时间,且无需辅助药物;②阻滞平面可控性强,通过调整注药速度,控制平面高低,不足时由硬膜外麻醉补充;③局麻药用量少,0.75%布比卡因1.5~2 ml即可满足大部分手术的需要,降低了局麻药中毒的危险。但术前综合治疗、术前访视、术中严密监测是3大关键。

    综上所述,CSEA特别适用于单纯硬膜外麻醉阻滞不全发生率较高的急诊剖宫产术,CSEA作为一种联合麻醉方法,使麻醉效果更趋完善,同时便于术后镇痛的实施,从而提高了麻醉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吴涯雯,詹鸿,林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3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