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6期 > 正文
编号:12159504
替罗非班治疗冠状动脉介入中无复流的疗效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15日 王红艳
第1页

    参见附件(4164KB,3页)。

     【摘要】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内注射国产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 介入术后无复流患者冠状动脉TIMI 血流的影响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将ACS 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判定无复流者67 例,分为A组(冠状动脉内注射维拉帕米200 μg及盐酸替罗非班10 μg /kg) 32 例和B组(冠状动脉内注射维拉帕米200 μg) 35 例。观察给药后10 min TIMI 血流分级及校正的TIMI 计帧数(CTFC),出血并发症及3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 发生率。结果 A组介入术后无复流患者TIMI Ⅲ级血流获得率(65.6%) 高于B组(42.9%) (P< 0.05); CTFC 显示替罗非班组血流快于维拉帕米组(P< 0.01); 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和30 d内MACE 发生率与维拉帕米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冠状动脉内注射国产盐酸替罗非班治疗ACS介入术后无复流患者是有效和安全可行的。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肌缺血; 替罗非班; 无复流; 介入治疗

    

    作者单位:450019济源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临床研究中发现, 急性心肌梗死(AM I)接受 PCI治疗,虽然造影显示心外膜血管已开通,但仍有10%~30%的病例心肌组织无灌注或灌注不良,即为无复流现象(NRP)。PCI后NRP的出现往往预示着临床预后不良:心功能下降,心室扩大,重构明显,病死率增加等。国内试验[1]结果显示血小板GP Ⅱb /Ⅲa 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STEMI) 患者IRA的TIMI 血流,增加其开通率。本研究旨在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在ACS 介入术后无复流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 年9月至2009 年10 月,ACS行PCI 治疗且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的患者35 例为维拉帕米组,无排除标准; 2008 年11 月至2010年12 月,我院ACS 患者PCI 术后判定无复流者32例为替罗非班组,排除标准为术前使用血小板GPⅡb /Ⅲa 受体拮抗剂或经导引导管注射血管活性药物者。2 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 组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前临床资料的比较(例)

    

    分组例数年龄(岁)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UAPNSTEMISTEMI

    A组3272.3±4.2212071981311

    B组3573.1±4.5232182071513

    合计670.6444411539152824

    χ20.060.120.030.000.020.040.37

    P>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1. 2 冠状动脉造影、PCI及冠状动脉内给药方法 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和PCI, 以残余狭窄率≤ 10% 为血管开通标准。对于管腔开通后仍存在冠状动脉前向血流障碍(TIMI ≤2 级) 的患者, 则冠状动脉内给予硝酸甘油200 μg,3 min 后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血流变化, 排除冠状动脉痉挛因素所致, 并经2 位有经验的介入医师仔细阅片, 除外撕裂、夹层、栓塞及其他PCI 机械并发症。A 组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维拉帕米200 μg/min 注射完毕,并给替罗非班(武汉远大制药,5 mg/100 ml) 10 μg/kg,3 min注射完毕,后继0.075 μg/kg维持静脉泵入24 h;B组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维拉帕米200 μg/min 注射完毕。药液全部推入冠状动脉开始计时,于给药后10 min行校正的TIMI计中质数CAG检查,观察TIMI血流分级并计算CTFC,回病房后继续给予常规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

    1.3 疗效标准 TIMI血流分级按照经典标准。cTFC测定方法以30帧/s回放造影图像记录第一帧和最末帧之间的帧数,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为记录帧数,因左前降支较长,将左前降支的帧数除以1.7,既为左前降支cTFC;分别由两名有经验的心内科冠状动脉介入医生独立读片得到各支冠状动脉的CTFC,取其平均值,CTFC≥40帧定义为无复流[2]。

    1.4 2组住院期间及术后1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 2组住院期间及术后1个月随访均无死亡、再次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心绞痛发作。均未发现严重出血、恶性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不良事件。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3033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对比应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用药前后TIMI血流分级及计帧数变化 A组冠状动脉内给药后TIMI3级者21例,获得率为65.6%;B组冠状动脉内给维拉帕米后TIMI 3级者15例,获得率为42.9%。替罗非班组高于维拉帕米组(P<0.05)。A冠状动脉内给药后CTFC数值显著低于B组(P<0.01),(见表2)。

    表1

    2组冠状动脉内用药前后TIMI血流及CTFC改变比较

    

    分组例数

    给药前给药后

    CTFC(帧数)

    0级1~2级0级1~2级3级给药前给药后

    A组321418292185.23±11.5229.18±4.36

    B组3516194161586.54±12.4536.80±5.39

    合计67303762932--

    χ20.371.89△5.74△△

    P>0.05<0.05<0.01

    注:△示uc值,△△示t值

    3 讨论

    随着心血管介入治疗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了无复流的危害和重要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164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