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7期 > 正文
编号:12158793
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25日 左超海
第1页

    参见附件(2485KB,2页)。

     2结果

    见表1、2、3。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治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LC组6030(50)30(50)0(0)100OC组6033(55)27(45)0(0)100表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组别例数切口感染胆管损伤胆瘘OC组606(10)2(33)1(17)LC组600(0)0(0)0(0)表3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组别例数手术切口长度

    (cm)手术时间

    (min)术中出血量

    (ml)胃肠道功能恢复

    时间(h)住院时间

    (d)OC组60115±28858±1671002±136456±121162±25LC组6040±23608±12560±102242±6863±16上述结果表明:①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LC组显著低于O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LC组显著低于O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好,安全、有效、可行。

    4讨论

    急性胆囊炎为外科常见急腹症,按发病原因可分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和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主要症状有右上腹痛、恶心、呕吐和发热,多起病急骤,常迅速发生胆囊坏疽、积脓甚至穿孔等[3]。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胆囊炎性充血、水肿,纤维组织增生,发生胆囊及周围组织粘连。由于急性炎症期的胆囊因周围包裹,胆囊肿胀、增厚甚至坏死而使胆囊显露和胆囊三角的解剖发生困难。除上述临床表现外,严重者发生休克甚至危及生命。由此造成传统手术易致胆管损伤。手术切除胆囊治疗成为急性胆囊炎主要方法,急性胆囊炎行LC逐渐被接受,且渐成首选术式[4]。研究表明采用四孔法较三孔法具有更多优势,胆囊三角的解剖得到良好的显露,降低胆管损伤的发生率。近年来随着肝胆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其创伤小、术野清晰、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小等优点,使其逐步为广大医患接受。但是掌握其操作技巧和原则对于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至关重要[56],一般由于炎性浸润水肿加重,解剖较困难,易出现出血,首先应通过抽吸胆汁减压,恢复胆囊三角自然的解剖状态,注意辨别清楚“三管一壶腹部”的解剖关系。以“宁伤胆,不伤管”为原则。术中可以采取钝性分离,如肝总管、胆总管及胆囊管关系。对于胆囊颈部和胆囊三角粘连较严重时,应注意及时防止腹腔引流,预防感染。另外对于一些较大结石嵌顿患者,先将胆汁吸净后,胆囊钳抓起胆囊颈部,尽可能暴露三角区。本研结果亦表明腹腔镜下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另外,对于手术并发症来说腹腔镜组切口感染、胆管损伤、胆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腹腔镜下手术野较清晰,可以减少误伤,缩短手术时间短。总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好,安全、有效、可行。

    参考文献

    [1]游晓功,施宝民,荆丽艳,等胆囊后三角应用解剖及其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意义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11):977.

    [2]扬野,刘宇,郭仁宣,等老年急性胆囊炎外科治疗时机和方式选择:附458例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5):377.

    [3]Kolla SB, Aggarwal S, Kumar A, et al Early versus delayed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for acute choleeystitis: a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 Surg Endosc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8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