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195009
小儿精神神经性尿频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25日 吴文玲 许聃聃
第1页

    参见附件。

     作者单位:454000河南省焦作市妇幼保健院小儿精神神经性尿频是精神紧张导致排尿反射异常的非器质性病变,与精神神经失调有关。本文是儿科60例小儿精神神经性尿频患儿,采用口服谷维素、山莨菪碱及心理治疗,效果良好。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60例患儿,男39例,女21例,年龄2~10岁,其中幼儿期儿童10例,学龄前儿童25例,学龄儿童25例。病程3~22 d,排尿次数:早7时至晚7时,2~3岁>12次;4~6岁>10次;7~10岁>8次。

    1.2临床特点①半数以上患儿有受精神刺激的病史。②在清醒状态下,正常入水量,频繁出现尿意,排尿次数明显增多。③每次尿量减少,全日尿量大致正常。④无尿痛、尿道灼热、奇痒及排尿时下腹疼痛等伴随症状,但有时可伴有尿意症状。⑤睡眠时尿频症状消失。

    1.3辅助检查60例患儿全部做尿10项检查及尿常规检查,结果均无异常。对可疑病例做尿浓缩试验、垂体加压素试验及颅骨X线摄片、B超检查,以排除内分泌疾患与其他泌尿系统疾病。

    2治疗

    2.1药物治疗0.3~0.5 mg/(kg•次),口服,3次/d,连服30 d,山莨菪碱片0.3 mg/(kg•次),口服,3次/d,连服14 d。对个别顽固病例,可服异丙嗪片强化治疗,剂量0.5 mg/(kg•次),2次/d,连服2~3 d。

    2.2心理治疗通过性心理诱导,暗示及安慰患者解除紧张情绪,恐惧心理,转移注意力。

    3疗效判断

    正常排尿次数:1岁每日排尿15~16次,3岁每日11次,学龄前和学龄期每日6~7次;治愈:正常饮食,排尿次数恢复正常,停药后1个月以上无复发;好转:排尿次数减少,但仍多于正常次数;无效:排尿次数无明显减少。

    4治疗结果

    60例患儿55例治愈,5例好转,有效率100%,治愈率92%。其中16例用药1 d显效,14例用药2 d显效,30例用药3 d显效。显效后55例按药物剂量、疗程继续巩固治疗。选择5例患儿停药,3 d后复发,继续按药物剂量及疗程治疗后痊愈。

    5讨论

    小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臻,注意力集中于排尿,可增加尿意,强烈的精神刺激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内分泌功能紊乱。垂体加压素的相对减少,膀胱压力感受器应激性神经反射增强,膀胱逼尿肌处于持续性痉挛状态,对尿液张力刺激高度敏感,是尿意、尿频的主要原因。

    谷维素有改善神经精神失调的作用,维持内分泌平衡,调节植物神经功能。而山莨菪碱是M胆碱受体阻滞剂,有松弛膀胱逼尿肌的作用,可解除膀胱逼尿肌的痉挛,降低膀胱壁牵张感受器的敏感性。因此,谷维素、山莨菪碱是治疗小儿神经精神性尿频的有效药物,且两药联合使用可提高治愈率。

    从治疗结果显示,治疗期间应按药物剂量、疗程执行。显效后停药有复发的可能。对个别病例强化治疗,主要是利用异丙嗪的镇静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8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