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16期
编号:12240868
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与迁延性肺炎的关系(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6期
     例数 迁延性肺炎

    发生(n) 发生率

    (%)

    观察组 40 6 150

    对照组 43 11 2558

    注:P<005

    22 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通过吸引、灌洗等方法清除阻塞气道的黏液、黏液栓、坏死上皮及肉芽组织等以达到畅通气道的目的,两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间隔1周。观察组40例患儿中29例在病程1~2周接受第1次支气管镜检查, 15例患儿在2~3周接受第1次支气管镜检查(其中2例演变为迁延性肺炎), 6例患儿在病程3~4周接受第1次支气管镜检查(其中4例演变为迁延性肺炎)。

    23 治疗和随访 所有患儿在病程1周内使用头孢霉素类加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治疗, 3例患儿因病情严重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 4例患儿因头孢霉素类加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无效改用美罗培南。对照组32例患儿在病程1月内复查胸部X线肺部阴影吸收。11例患儿在病程1个月后随访,胸部X线肺部阴影无吸收,为迁延性肺炎患儿。观察组34例患儿经1~3次纤维支气管灌洗后复查胸部X线肺部阴影吸收; 6例患儿在病程1个月后随访,胸部X线肺部阴影无吸收,为迁延性肺炎患儿(其中4例接受1次灌洗, 2例接受2次灌洗;镜下2例管腔狭窄,2例管腔闭塞, 1例肉芽组织增生,1例黏膜糜烂)。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大叶性肺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之一[57];近年来,儿童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发病率明显增加[1]。其不再单指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病变,而是指由细菌、支原体、病毒混合或单一感染的多种病原体所引起的急性肺组织炎症[2]。临床即使在疾病早期给予规范全身抗生素进行治疗,部分患儿病程仍迁延超过1个月。本研究发现:纤支镜治疗大叶性肺炎观察组患儿中6例演变为迁延性肺炎。发生率150%。对照组患儿中11例演变为迁延性肺炎,发生率255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考虑原因为:感染致病菌后反复持续损伤纤毛柱状上皮,造成纤毛数量减少,结构异常,从而使纤毛清除功能受损,而利于致病菌的持续存在和繁殖[8]。纤支镜镜下见内膜炎症为主要表现,主要特点为病变部位黏膜充血、管腔开口水肿、炎性狭窄、管壁黏膜小结节样突起,管腔内壅塞半透明或灰白黏稠状痰栓、黏液栓或肉芽样增生物阻塞开口,甚至形成树状支气管致通气不畅而造成肺不张、肺部浸润迁延不愈。急性期黏液栓阻塞、气道黏膜糜烂、肉芽组织增生、支气管开口管腔狭窄甚至闭塞等改变是演变为迁延性肺炎的主要影响因素[3]。而纤维支气管镜早期介入后可直接到达病变部位清理粘液栓及肉芽,解除阻塞,并在病变局部注入药物使其在病变局部达到有效浓度, 促进肺部炎症吸收,减少了炎症反应,缩短病程,可有效减少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百拇医药
    本研究观察组40例患儿中28例在病程1~2周接受第1次支气管镜检查, 14例患儿在2~3周接受第1次支气管镜检查(其中2例演变为迁延性肺炎), 8例患儿在病程3~4周接受第1次支气管镜检查(其中4例演变为迁延性肺炎)。提示早期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可能会改善儿童大叶性肺炎预后。本组有2例急性期即出现气道黏膜严重损害(1例肉芽组织增生,1例管腔炎性狭窄甚至闭塞),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2次,虽病程超过1月,但1月后随访纤支镜见肉芽组织缩小,狭窄甚至闭塞的管腔明显变大,提示大叶性肺炎患儿在急性期即出现气道黏膜严重损害病程易迁延,但纤支镜治疗可减轻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早期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可能会改善儿童大叶性肺炎预后,有效减少儿童大叶性肺炎演变为迁延性肺炎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赵坤,郭彦荣.儿童大叶性肺炎19例临床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09,8(1):376377.
, 百拇医药
    [2] 林琴,余更生,田杰,等.儿童大叶性肺炎病原学变迁的临床分析.重庆医学,2005,34(2):214.

    [3] 罗征秀,罗健,徐秀娟,等.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期气道黏膜损害与预后的关系.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33(2):190192.

    [4] 刘玺诚,江沁波,高红.局部表面麻醉在儿科纤维支气管镜诊治中的应用.中华儿科杂志,1994,32(4):38.

    [5] Torre A, EI Ebiary M, Riquelme R, et al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in the elderlySemin Res Pir Infect,1999, 14: 173183.

    [6] Ouchi KThe role of atypical pathogen: mycoplasma pneumoniae and chlamydia pneumoniae in th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inchildhood. Jpn J Antibiot,2000,53(Suppl B):1321.

    [7] Principi N, EspositoS Mycoplasma pneumoniae and Chlamydiapneumoniae CSUS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disease in paediatfic patients. Curt Opin Infect Dis,2002,15:295300.

    [8] 梁慧,韩青,田曼,等.纤支镜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中的应用.临床儿科杂志,2011,29(2):122126., 百拇医药(赵瑜 王惠丽)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