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18期
编号:12239737
柴桂承气汤加味治疗胆石症60例(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8期
     作者单位:402360 重庆市大足区中医院 胆石症为临床上常见的病症。笔者近年采用柴桂汤合小承气汤加味治疗胆石症,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28~72岁,大多在35~65岁之间;病程最短2年,最长16年;B超示结石11~19×06~12 mm216例,02~04×03~05×mm215例,05~09×06~1 mm229例;胆囊多发性结石29例,胆囊泥沙样结石18例,胆囊单发性结石13例。

    12 诊断标准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结合化验室、B超检查确诊为胆石症。

    13 治疗方法 予柴桂承气汤加味:柴胡12 g,桂枝10 g,半夏9 g,黄芩10 g,白芍20 g,枳实15 g,大黄12 g(后下),郁金15 g,姜黄12 g,金钱草30 g,鸡内金15 g。有黄疸者加茵陈;痛甚加元胡、川楝子;如日久兼有瘀血者可加川芎、桃仁。每日1剂,早晨7:00与下午5:00空腹温服。服药期间,腹泄次数越多效果越好。
, 百拇医药
    14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胆石排出,B超证实胆囊阴影消失,胆囊功能恢复正常。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或消失,经B超复查排出1/2以上结石,或结石变小1/2以上,胆囊功能明显改善。有效:症状体征好转,或基本消失,B超复查结石数量减少,或明显缩小。无效:症状体征减轻,或无明显改变,B超复查结石仍然如故,未排出。

    2 结果

    60例中痊愈16例(胆囊单发性结石3例,泥沙样结石5例,多发性结石8例)占2667%;显效28例(胆囊泥沙样结石12例,多发性结石16例)占4667%;有效7例(胆囊单发性结石4例,泥沙样结石3例)占1167%;无效9例(胆囊单发性结石4例、多发性结石5例)占1500%。总有效率8500%。51例中服药11~30d者18例,31~51 d者17例,52~70d者11例,25~3个月5例;7 d内排石者28例,占5490%;7 d以上排石者23例,占4510%。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胆为中清之府,其生理功能是内藏胆汁,转输胆汁,通降下行为顺,与肝相表里,通过经络相互沟通。凡因情志不畅,外感六淫,饮食不节,虫积所伤,均可影响肝的疏泄和胆的通降功能,造成气机不畅,胆汁排泄不利,引起肝胆气郁,郁久化热,湿热内蕴,煎熬胆汁(使其理化性质改变),结聚成石。柴桂承气汤加味皆在和解少阳之郁热,清泄阳明之里实,以奏疏利通腑排石之功。方中柴桂汤疏泄条达肝胆之气,使肝胆气机条畅,胆汁分泌排泄增强,以利结石排出;枳实、大黄配以金钱草、鸡内金消积导滞,化石磨坚,利胆排石。药理研究表明郁金能调整胆内类脂代谢,降低胆固醇,使胆道奥狄氏括约肌松弛,加速胆汁排泄;姜黄能使胆汁分泌加强,且能增加胆囊收缩,加快胆石排出、消除内毒素。柴桂承气汤加味方药灵活,随证配伍,临床运用治疗胆石症,使其气机条达,血流通畅,促进胆汁大量排泄,胆囊收缩,胆管扩张与奥狄氏扩约肌松弛同步出现,为结石排出拓宽道路。

    儿治疗过程中或之后出现稀便或水样便,大便次数较平时增多2次以上,大便镜检无脓细胞、白细胞和红细胞的一种症状性腹泻[1]。一般认为,本病使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效果较好,我院使用乳酸菌片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60例,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05月至2011年05月间我院儿科共收治120例肺炎继发性腹泻儿童住院患者。男 75例,女 45例,15个月至1岁38例,1~3岁82例,腹泻次数较平时增多2次以上,稀便或者水样便,呈绿色、黄绿色或者黄色,大便镜检无脓细胞、白细胞和红细胞。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27例,女33例;15个月至1岁18例,1~3岁42例。对照组60例,男29例,女31例;15个月至1岁20例,1~3岁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常规使用抗生素和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复方乳酸菌胶囊(江苏美通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71015),1个月至1岁1/2粒,1~3岁1粒,2次/d,治疗5~7 d为一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复方胃蛋白酶散(亚宝药业大同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4022760),1个月至1岁075 g/次,1~3岁15 g/次,2次/d,治疗5~7 d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两组均给予母乳、米汤等易消化食物。
, 百拇医药
    13 疗效判定标准 本研究继发性腹泻疗效用4日治愈判定[2],4 d治愈为治疗96 h患儿大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其他消化道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4日治愈率=4日治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6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使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的4 d治愈率分别为9500%(57/60)、7167%(43/60),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3 讨论

    肺炎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肺炎并继发性腹泻的发病率高,据报道在25%~529%之间[3]。小儿肺炎易继发腹泻的主要与以下原因有关,小儿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全,疾病抵抗力弱;小儿消化系统尚在发育中,消化道易受到抗菌药物和疾病本身的影响[4],肺炎使用的抗生素可导致胃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特异性、渗透性或吸收障碍性腹泻,肺炎病原体本身也可能对胃肠道产生影响[5]。小儿肺炎引起的低氧血症和毒血症可破坏胃肠道黏膜,导致黏膜屏障功能破坏,胃肠道功能紊乱,引发腹泻。小儿肺炎并发腹泻延长了患儿的住院时间,增加了患儿家庭负担,严重的甚至可导致患儿死亡。因此如何有效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非常重要。, 百拇医药(王秀利)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