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18期
编号:12239501
促进合理用药态势提升大众健康理念(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8期
     25 无适应证用药 在不同的群体中尤其是中老年人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一些无关的药品,尤其是维生素类的使用,把它作为补养妙药。如VB1、VB6、VC、谷维素、VE胶丸、鱼肝油等,殊不知这些药长期用多了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26 单纯追求新药、广告药、进口药、贵重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药品档次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一味追求药品档次是片面的,客观地说那些广告药、贵重药绝不是灵丹妙药,其组方是传统药物的基础上经医药研究人员重新组方,改进剂型,改变给药途径,重新高档包装后就变成了新药、贵重药,其药理作用都基本一样。如感康其组方都是基本传统药扑热息痛,金刚烷胺,扑尔敏等组成。其他很多新药同样如此。

    27 盲目夸大药物防治作用,轻视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众知任何药物都有其不良反应,如果盲目追求药物的防治作用而忽略药物的不良反应,就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负面效果。如阿斯匹林胃、非那西汀肾、“反应停”事件(虎豹胎),中药关木通长期长期使用引起肾衰,抗结核病药引起肝损害,神经系统反应等。我国1998年加入世界药物不良反应中心。近年来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及监控制度取得了可喜成果。各级都系统建立了药物不良反应组织机构。很多药物经临床客观评价都有其明确的用药规定和原则。如朴热息痛一日用量不超过20 g,3岁以下儿童不得使用感冒通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6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