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21期
编号:12251901
内镜下鼻腔成形术治疗外伤性鼻腔闭锁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1期
     【摘要】 目的 观察内镜下鼻腔成形术治疗外伤性鼻腔闭锁的疗效,探讨该方法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外伤性鼻腔闭锁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鼻内镜显像系统的引导下行鼻腔成形术,经术后12~18个月的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42侧鼻腔通气良好,2侧鼻腔通气欠佳。总满意度为95.45%。结论 内镜下鼻腔成形术治疗外伤性鼻腔闭锁方法简便,损伤小,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鼻内镜;鼻腔成形术;外伤;鼻腔闭锁

    鼻是人体的呼吸及嗅觉器官,因其隆起突出于面部,加之鼻骨相对较薄,当遭遇外力作用时,容易受到损伤。鼻部外伤治疗时应注意在恢复鼻的呼吸及嗅觉功能的同时还应尽量恢复鼻部以及面部的正常外观 [1]。我院在鼻内镜显像系统的引导下对外伤性鼻腔闭锁患者采用鼻腔成形术进行治疗,对患者异常的鼻腔结构进行重建以恢复正常形态,鼻腔正常的通气功能得到恢复,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经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外伤性鼻腔闭锁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男26例,女16例。患者年龄15~62岁,平均年龄(35.6±17.8)岁。

    患者均有鼻部外伤史,伤后未在正规医院进行医治。入院时有不同程度的鼻塞、头痛症状,一侧或双侧鼻腔完全不通气3个月以上。鼻内镜鼻腔探查及鼻窦CT检查结果显示单侧鼻腔闭锁40例,双侧鼻腔闭锁2例。其中17例患者伴有中隔脱位,12例患者伴有鼻中隔偏曲。

    1.2 手术方法[2]

    患者取平卧位,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在鼻内镜显像系统(德国WOLF)的引导下行鼻腔成形术,对鼻畸形进行矫正。

    在相当于鼻缘处,右侧作近似“∠”形切口,左侧则反之。彻底切除鼻前庭内瘢痕组织,中隔脱位及中隔偏曲患者进行鼻中隔矫正,充分扩大前鼻孔以及双鼻孔对称。
, 百拇医药
    1.3 术后处理

    术后术腔塞入术前已备好的凡士林纱块包裹的胶管,管内不填塞纱条。一周后取出凡士林纱块及胶管,单纯置入管径适宜的胶管。为防止鼻前孔狭窄或粘连的发生,胶管持续放置6月。

    术后静脉注射抗生素3~5d,预防感染。

    患者术后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2 结果

    患者经一次手术治疗后头痛、鼻塞等症状均消失,鼻腔通气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出院后进行12~18个月不等的随访观察,鼻外观无明显畸形,42侧鼻腔通气良好,2侧鼻腔通气欠佳,经鼻内镜鼻腔检查见鼻腔狭窄。结果显示内镜下鼻腔成形术治疗外伤性鼻腔闭锁的总满意度为95.45%。

    3 讨论
, 百拇医药
    鼻外伤致鼻骨骨折、鼻中隔骨折以及脱位。如果合并鼻内黏膜和鼻底部的裂伤,未经正规治疗,容易导致鼻外形的改变以及鼻腔狭窄或闭锁,同时还会影响鼻腔正常的生理功能。传统鼻腔成形术手术创伤大,容易遗留鼻腔狭窄后遗症。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采用鼻内镜行鼻腔成形术治疗鼻腔闭锁具有视野清楚,操作准确,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愈后效果好等特点。

    无论是外伤还是其他原因造成的鼻腔粘连或鼻腔闭锁,一经发现应尽早进行鼻腔成形手术,尽快恢复鼻腔通气。研究发现[3]发病时间越短,发生错位愈合和粘连的可能性就越小,越容易进行剥离,损伤越小,愈后效果也就越好。

    参 考 文 献

    [1] 魏培翰,曹其武,王合玲.急诊处理鼻外伤72例体会.中国美容医学,2008,17(1):131.

    [2]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3-24.

    [3] 俞亮,应根东.内镜下鼻腔成形术治疗闭锁.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0,8(2):197-198., 百拇医药(张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