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27期 > 正文
编号:12325514
胰岛素外敷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25日 乔心红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外敷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护理分析。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本院诊治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胰岛素外敷治疗),每组各30例,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愈合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30例对照组患者中,9例治愈、16例好转、5例无效;30例观察组患者中,27例治愈、3例好转、0例无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足患者,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胰岛素外敷治疗,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关键词】

    糖尿病足胰岛素;外敷;护理;临床疗效

    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疾病原因,很容易并发足部溃疡,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还可能出现严重的坏疽、感染、肢体终端疼痛,甚至截肢[1]。糖尿病足的发病比较缓慢,愈合也相对较慢,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和护理,很容易形成较高的致残率。本研究中,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河南省邓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糖尿病足患者,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加用胰岛素外敷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本院诊治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胰岛素外敷治疗),每组各30例。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3.0~76.5岁;3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3.5~76.0岁。在年龄、性别和原发病等方面,两组患者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均给予控制血糖和抗感染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胰岛素外敷治疗。观察组护理方法:①基础护理:对血糖、血脂,以及血压等指标,做好严格控制,同时注意对足部的清洁卫生,避免挠抓等有效护理。②足部护理:对于足部溃疡部位,使用双氧水溶液,进行彻底清洗,清除分泌物及创面坏死组织,随后,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对于创面比较深的患者,使用生物棉,进行填塞,避免留有空隙,同时还要注意敷料的干燥。③换药护理:每次换药时,都需要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分别先后进行清洗和冲洗,对于深部脓肿患者,可以放置引流条,在创面上涂抹胰岛素,并在外层涂抹百炎净药粉,随后,将胰岛素溶液浸透的无菌纱布,贴在创面上,最后盖上凡士林纱布,无菌纱布及胶布固定,每天早餐后30 min左右换药,有效防止换药时,发生低血糖反应。④饮食护理: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保证低糖、低脂饮食。注意少食多餐,控制热量的摄入,同时多食蔬菜、豆类,以及低糖水果。⑤心理护理:多数糖尿病足患者,由于足部疼痛而影响正常行走活动,或者不能正常行走,只能卧床,所以,患者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糖尿病足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低血糖的自我救治等,对于其负面情绪,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治疗和护理,同时,讲述成功救治的病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3观察指标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愈合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

    1.4临床疗效判定标准[2]①治愈:足部溃疡完全愈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并且肢体末端的血液循环得到明显改善。②好转:足部溃疡愈合面达到原溃疡面的一半,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并且肢体末端的血液循环情况有所改善。③无效:足部溃疡程度及相关临床症状没有任何改变,并且肢体末端的血液循环情况没有改善。总有效率=治愈+好转。

    1.5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4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