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31期 > 正文
编号:12338837
218例住院流浪精神疾病患者临床特征对照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5日 罗娴 刘志鹏 吕品
第1页

    参见附件。

    罗娴 刘志鹏 吕品 张洁 邱育平 张业祥 江西省精神病院;

    【摘要】目的比较南昌市住院流浪精神疾病患者与同期入院的、住院前与家属或监护人同住的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法,对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间由南昌市公安局(n=190)或救助站(n=28)送入本院住院治疗的218例流浪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研究,与218例同期入院的、住院前与家属或监护人同住的非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户籍、年龄)、精神疾病诊断、精神科用药、合并躯体疾病、疗效、出院方式、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及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他人口学资料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非流浪组患者相比,流浪组患者中较多的为未婚(80.7%比53.7%,χ2=36.223,P0.001)、初中以下文化程度(67.4%比16.5%,χ2=116.027,P0.001)、来自农村(86.7%比57.3%,χ2=46.618,P0.001)。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中唯一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就是平均住院时间,而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相比非流浪组,流浪组患者的疾病诊断不同(χ2=7.817,P0.025),更多地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67.9%比29.4%,χ2=64.783,P0.001),更可能伴有躯体疾病(56.0%比36.7%,χ2=16.271,P0.001),出院疗效不同(χ2=33.068,P0.005),更多地由救助站或民警及医务人员遣送回家(80.3%比3.2%,χ2=266.195,P0.001)。结论流浪精神疾病患者与非流浪精神疾病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应针对性地对流浪精神疾病患者制定出不同的治疗和管理策略。

    【关键词】 精神疾病患者 流浪 临床特征

    【分类号】R749

    流浪精神疾病患者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缺乏及时有效的监护和治疗,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1]。随着经济的增长,流动人口的增多,特别是《南昌市肇事肇祸精神患者收治管理实施办法》的出台,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入院人数不断上升。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不仅仅是治安问题,而
------
     【摘要】目的比较南昌市住院流浪精神疾病患者与同期入院的、住院前与家属或监护人同住的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法,对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间由南昌市公安局(n=190)或救助站(n=28)送入本院住院治疗的218例流浪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研究,与218例同期入院的、住院前与家属或监护人同住的非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户籍、年龄)、精神疾病诊断、精神科用药、合并躯体疾病、疗效、出院方式、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及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他人口学资料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非流浪组患者相比,流浪组患者中较多的为未婚(80.7%比53.7%,χ2=36.223,P<0.001)、初中以下文化程度(67.4%比16.5%,χ2=116.027,P<0.001)、来自农村(86.7%比57.3%,χ2=46.618,P<0.001)。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中唯一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就是平均住院时间,而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相比非流浪组,流浪组患者的疾病诊断不同(χ2=7817,P<0.025),更多地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67.9%比29.4%,χ2=64.783,P<0.001),更可能伴有躯体疾病(56.0%比36.7%,χ2=16.271,P<0.001),出院疗效不同(χ2=33.068,P<0.005),更多地由救助站或民警及医务人员遣送回家(80.3%比3.2%,χ2=266195,P<0.001)。结论流浪精神疾病患者与非流浪精神疾病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应针对性地对流浪精神疾病患者制定出不同的治疗和管理策略。

    【关键词】精神疾病患者;流浪;临床特征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9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