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33期 > 正文
编号:12327365
念珠菌感染的病原学及危险因素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25日 石秀兰
第1页

    参见附件。

    石秀兰 河南省郑州市儿童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念珠菌感染的病原学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将疑似感染部位组织、血样标本、尿液标本、痰液标本、粪便标本、姜末腔积液,以及各类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培养的阳性菌株的构成比,进行统计处理,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200株阳性念珠局感染菌株,其中115例白色念珠菌菌株,约占57.5%;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静脉高营养疗法、住院时间过长(大于30 d)、长时间应用广谱抗生素、高龄、导尿及留置导尿管、应用糖皮质激素、介入治疗、抗肿瘤化疗,以及血液透析治疗。结论念珠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针对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处理,尽量减少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 念珠菌感染 病原学 危险因素 分析

    【分类号】R446.5

    近年来,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而最常见的深部真菌感染为念珠菌感染,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1]。本研究中,将疑似感染部位组织、血样标本、尿液标本、痰液标本、粪便标本、姜末腔积液,以及各类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对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3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