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346627
糖尿病并肺结核76例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15日 常慧澜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76例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和76例非糖尿病肺结核患者,依次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取相同的抗结核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胸部X线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 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发病比较急,症状大多为结核中毒、咯血,病变范围较大,容易出现空洞,痰细菌病变呈现阳性率高,容易迅速恶化。研究组在痊愈率、好转率和痰细菌阴转率方面都比对照组要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及时准确的控制血糖,实施正确抗结核治疗方法能够增加改善糖尿病并肺结核症状的痊愈几率,改善患者预后工作。

    【关键词】

    肺结核:糖尿病;临床;治疗

    肺结核和糖尿病都属于我国患者的常见多发病症,随着人类身体机体的改变,这些病症的患病率逐渐增加。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属于临床常见病,此病临床症状较为明显[1],治愈较为困难,而且有些患者在治疗中很难得到良好的效果,给患者的生活造成较为明显的影响。本文选取了76例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76例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和76例非糖尿病肺结核患者,依次为研究组和对照组。76例糖尿病合肺结核患者占当时糖尿病住院患者的216%,男性患者有54例,女性患者有22例,最大年龄为78岁,最小为29岁,平均519岁。对照组的76例患者为同期住院的肺结核患者并没有糖尿病史,其中男性有52例,女性24例,最大年龄为72岁,自小年龄为24岁,平均年龄415岁。所有肺结核患者都符合结核病诊断标准,糖尿病亦符合糖尿病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和分类型。其中l型糖尿病患者有18例,2型糖尿病患者有58例(763%)。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都实施正规化的抗结核治疗,疗程为9个月至1年。研究组患者需要进行标准的饮食控制,中度血糖量以上的患者需要给予胰岛素治疗,轻度血糖患者可以服用降糖药物治疗。

    13 疗效评定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X线特点和痰菌检测结果进行判断,痊愈:治疗后患者的肺结核病灶消失,出现纤维化或是钙化比较完整,完全空洞或是大多数发生闭合,痰菌检测持续呈现阴性。好转:通过治疗患者的病灶有了较为明显的好转,有一部分出现纤维化或是钙化,空洞有一定的缩小,痰菌逐渐变为弱阳性。未愈:通过治疗患者的病灶并没有发生明显好转,空洞没有吸收,而且痰菌依然呈现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以χ2进行检验。

    2 结果

    通过患者治疗资料的分析发现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在首先确定糖尿病然后发现患有肺结核的患者有48例,占632%。先确定肺结核然后发现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有12例,占158%,两种疾病同时确诊的有16例,占21%。

    两组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如图1所示,研究组的空洞发生率为6316%,对照组为3158%,比较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结核的种类和病变范围并没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842%,对照组为9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很容易感染结核病,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糖及脂肪的代谢出现紊乱,组织细胞中长期发生葡萄糖和甘油含量升高状态,导致结核菌很容易生长繁殖;组织细胞中积聚大量酮体呈现酸性环境有利于结核菌急速生长繁殖;糖尿病患者因为肝脏降低了转化维生素A的功能,致使身体缺乏维生素A,导致呼吸道黏膜上皮无法正常抵抗细菌感染,使得极容易感染结核菌。而且糖尿病患者身体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结核菌的几率增加。

    通过相关资料总结发现糖尿病并结核病的主要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多有发热、盗汗,中毒情况严重,容易发生咯血,几率较高,病变范围广;痰菌阳性转化率高;PPD呈现阴性率较高;影像学显示发生的病灶有较广的范围,多为浸润性干酪性病变率高;其治疗比较困难,而且难以治愈,失败率很高,一般治愈的几率和控制血糖的状况有着较为密切的相关;症状缓解所需时间较长[2]。

    在治疗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时,首先需要关注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血糖进行自我监测,合理安排饮食,进行适量运动,配合相应的药物治疗等,需要患者懂得血糖如无法控制在最佳范围内,则治疗结核病的效果就不明显。治疗的重点首先在于控制血糖。通常治疗时首选胰岛素,需要进行胰岛素的强化治疗,控制餐前血糖为70 mmol/L、餐后血糖2 h为90 mmol/L之内,患者体质完善后更需要严格控制血糖。治疗抗结核症状多使用2种以上杀菌方案,用以增加治愈率、防止过多的失败,复发率较高,同时关注纤支镜检,其能够及时发现阳性使得治疗效果利更彻底的。在取得较为完善的治疗效果后,要注意持续控制血糖,防止结核病再次复发。

    有一部分患者先发现患有肺结核然后才发现有糖尿病症状,很可能和以下情况有相关性:肺结核病症能够增加胰岛素的抵抗能力,使得糖的量耐减少。抗结核使用的药物能够对糖代谢产生不良影响[3]。

    总之,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其发病比较急,而且病情发展较为迅速,空洞发生几率较高,有很大的排菌率,病情控制较困难。在临床治疗当中需要两种病同时进行治疗,使用合适药物,控制血糖在理想的范围内。适当安排饮食范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0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