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3期
编号:12360650
中医传统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期
     【摘要】 目的 中医传统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方法 运用中医传统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结果 246例中治愈243例,3例好转。 结论 中医传统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传统治疗

    1 临床资料

    本组246例,男101例,女145例,年龄19~76岁,其中50岁以下48例,50岁以上198例,平均61.7岁;伸直型198例,屈曲型7例,背侧缘劈裂骨折3例,掌侧缘劈裂骨折1例,无移位37例;全部均为闭合性骨折。

    2 治疗方法

    2.1 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

    2.1.1 无移位型桡骨远端骨折 无需手法整复,只需将前臂进行夹板固定,患肢屈肘90°前臂中立位固定。夹板制作与固定同伸直型骨折,固定时间3~4周。
, http://www.100md.com
    2.1.2 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 采用非麻醉下或血肿内麻醉下徒手整复。患者取坐位,老年人平卧为佳,肘屈曲90°,前臂中立位。一助手把住前臂上段,术者两拇指并列置于远端背侧,其余四指置于其腕部,先顺势拔伸3~5 min,待重叠移位矫正后,用力将前臂旋前,并利用牵引力猛然抖动,同时迅速尺偏掌屈,使之复位。用手掌握住桡骨远端固定骨折部位,另一手让患腕作环转运动。

    固定方法:骨折复位后,腕部外敷金黄散,前臂衬石膏棉或棉花,然后在患肢背、掌、桡、尺侧放置夹板,夹板近端在肘横纹下二指,远端桡、背侧块达掌指关节,尺、掌侧块平腕横纹。夹板间均留有约1 cm间隙,用橡皮膏胶带螺旋粘贴固定,再外用中号绷带包扎固定。使腕关节处掌屈尺偏位,患肢屈肘90°,前臂中立位,用三角巾悬挂于胸前。3周内每周摄片、每2~3 d换药、调整外固定,必要时加压垫,注意观察骨位,防止骨折再次移位,固定4~6周。

    2.1.3 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 方法与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相反。
, 百拇医药
    固定方法:基本同伸直型骨折固定法,不同点在背、掌侧夹板位置互换,远端掌侧、桡侧块达掌指关节,尺侧、背侧块平腕横纹,手掌部放置棉垫后包扎固定,使腕背伸15°~30°。前臂固定体位、时间,摄片、换药等均同伸直型骨折固定法。

    2.1.4 背侧缘劈裂骨折治疗基本同伸直型骨折

    2.1.5 掌侧缘劈裂骨折治疗基本同屈曲型骨折

    2.2 药物治疗

    2.2.1 外治 早期可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金黄散外敷,中、晚期宜用温经通络、化瘀止痛、续筋接骨用活血散外敷或海桐皮汤熏洗。

    2.2.2 内服 根据骨折三期辨证施治。早期治法: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中期治法:养血通络,接骨续筋,方药:和营止痛汤加减。后期治法:补益肝肾,疏通经络,方药:壮筋养血汤。
, 百拇医药
    2.3 康复治疗

    2.3.1 功能锻炼 ①早期治疗:方法在复位固定后,开始做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张收缩练习,防止肌腱粘连、肩周炎和肌萎缩。进行患肢未固定关节的活动,包括肩部悬挂位摆动练习和肘关节主动屈伸练习。2~3 d后做手部关节主动运动,手指屈伸,并逐渐增加运动幅度及用力程度。做肘关节屈伸活动,角度由小到大,逐步加大活动范围。②中期治疗:方法:a.手指抓握锻炼及手指的灵活性锻炼。b.适度进行前臂旋转功能练习,旋前40°,旋后30°左右,逐渐加大,同时行肘关节伸屈活动。③晚期治疗拆除外固定后,以关节松动术为主,1~2次/d。

    3 疗效评价

    3.1 评价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进行评定:治愈:骨折对位满意,有连续性骨痂形成和局部无明显畸形,无疼痛肿胀,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或腕掌屈、背伸及前臂旋转受限在15°以内。好转:骨折对位欠佳,局部轻度疼痛,轻度畸形,腕背伸、掌屈及前臂旋转受限在45°以内。未愈: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压痛、叩击痛存在,功能障碍。
, 百拇医药
    3.2 治疗结果 治愈243例,3例好转。

    4 讨论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是中医的传统疗法,特别是在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我科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患处外敷中药,具有疼痛缓解快、肿胀消退快,骨折愈合快等治疗优势,可避免手术二次创伤,具有简、便、廉、验等传统中医独特优势。

    手法复位的要点以伸直型为例牵引要到位,要有足够的时间、力量,术者两大拇指按住骨折远端,然后迅速屈腕和尺偏,使骨折对位。用手掌握住桡骨远端固定骨折部位,另一手让患腕作环转运动,目的是通过舟骨、月骨的模板作用使腕关节近侧关节面磨平,以减少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由此可见,复位手法直接关系到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压垫的放置也不能忽视,应该用胶布固定在皮肤上勿使其移动而影响固定。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后为避免发生再移位,需定期复查X线片以了解骨折端位置情况,及时调整夹板及压垫放置位置,每次更换药物时至少有一位助手,这样才能保证整个过程骨折无移位。
, http://www.100md.com
    小夹板固定具有轻便、柔韧性好、容易剪裁等优点,但需要良好包扎固定,早期每2~3 d换药一次,根据肿胀的程度调整小夹板的松紧度,可以避免骨折再移位及一些并发症。我们不主张用石膏托或管形固定桡骨远端骨折,因为石膏定形后固定不变,肢体肿胀时,固定过紧,造成血运障碍,肿胀消退后,固定容易失效,易造成骨折再移位,这也是有医生选择手术治疗的其中一个理由。

    除此之外,我科采用骨折(早、中、后)三期辨证用药规范及分期指导患肢功能锻炼方法,早期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法,内服中药桃红四物汤加减;中期中医以和营活血、舒筋续断为法,内服中药和营止痛汤加减;后期中医以补肝肾、益气血、强筋骨为法,内服中药以壮筋养血汤加减;解除夹板固定后,我们还配合外洗疗法,可起到舒筋通络之目的。

    总之,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只要复位手法正确,外固定合适,更换外用药认真仔细,功能锻练得法,完全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除了开放性骨折,我们均采用中医传统治疗,治疗费用低廉,疗效肯定,亦符合当代医改方针。

    参 考 文 献

    [1] 中医正骨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16.

    [2]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177., http://www.100md.com(史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