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360589
眼外伤早期继发青光眼的临床治疗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25日 郑彪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眼外伤早期继发青光眼的发病原因,寻求治疗方法,分析其医学价值,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这两年内收治的眼外伤早期继发青光眼患者90例,其中眼内出现积血型20例,粘连增生型15例,前房角受到挫伤型10例,晶状体发生移位型22例,眼内出血炎症型23例[1]。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我们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包括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加之前房穿刺治疗以及其他术式治疗等。然后收集并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视力和眼压等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进行为期2~4年的随访后,我们发现有82例患者的视力恢复到正常范围,眼压<21 mm Hg的患者为83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结论 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在治疗眼外伤早期继发性青光眼的问题上具有独到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提高视力,降低眼压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眼外伤早期继发性青光眼;病因;临床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的90例眼外伤早期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均是我院在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患者。此90例患者均是单眼发病,男53例,女37例,年龄为4~70岁,平均年龄为32岁。其中眼内出现积血型20例,粘连增生型15例,前房角受到挫伤型10例,晶状体发生移位型22例,眼内出血炎症型23例。导致眼外伤的因素:结膜下出血20例,刺激性毒气伤25例,电光性眼炎25例,眼球穿通伤20例。

    1.2 青光眼的诊断依据 入院治疗前我们对所有患者进行了眼压的测量,如果他们的眼压总是>21 mm Hg,并且从患者的眼底可以看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即可判定患者为青光眼[4]。

    1.3 眼外伤早期继发性青光眼发病原因 ①眼内发生出血:前房出血有17例(18.9%),玻璃体出现积血现象3例(3%),这20患者在眼外伤的1~8 d产生青光眼。②晶状体发生变化:晶状体出现移位或者半移位22例(22%),在发生眼外伤的1 d~5个月产生青光眼。③前房角受到破坏:前房角伴有量比较少的积血,房角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房角挫伤和后退10例(11.1%),在发生眼外伤的6~13 d产生青光眼,其中由于化学事故使得房角结构遭到破坏的有4例(4%)。④粘连增生:患者之前接受过缝合术,术后出现角膜粘连的情况,进而导致青光眼的有15例(16%)。⑤眼内出血存在炎症:在眼球受到破坏之后导致的发炎状况23例(25%)[5]。

    1.4 方法

    1.4.1 眼内出现积血型20例 对于眼压出现升高但是维持时间不长的患者我们可以采取药物治疗,并且做好止血处理工作,然后使用降压药物。对于眼压不断升高而且维持时间较长,使用药物的效果不是很明显的患者,我们进行了前房穿刺治疗,包括用开睑器撑开上下眼睑,并用固定镊子夹持穿刺点对侧或者同侧的角膜缘外球结膜,有利于避免其余并发症的发生。

    1.4.2 粘连增生型15例 首先采用降压药物和抗生素,然后我们采取了玻璃体切除术,切除患者瞳孔处的机化膜、膜性白内障,将粘连部位进行安全有效分离。

    1.4.3 前房角受到挫伤型10例 采取单纯降压药物治疗,必要的时候采用前房穿刺治疗。

    1.4.4 晶状体发生移位型22例 先采用降压药物予以治疗,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我们就改用手术治疗,施行晶状体摘除术和玻璃体切除术,主要根据患者的眼压作出该不该手术的决定。

    1.4.5 眼内出血炎症型23例 局部或者全身采用相关消炎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炎症比较严重的患者则采用周边虹膜切除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2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