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13期
编号:12689781
时间大脑镰及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MRI诊断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3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大脑镰及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MRI表现,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临床证实为大脑镰及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头部外伤患者CT、MRI表现。结果 ①32例患者中大脑镰硬膜下血肿15例,小脑幕硬膜下血肿14例,大脑镰并小脑幕下血肿3例。②CT表现:大脑镰硬膜下血肿为条索状、带状高密度影,可位于大脑镰一侧或两侧;小脑幕硬膜下血肿可位于双侧或局限于单侧、幕上或幕下。血肿边缘清晰,不延伸入邻近脑沟或脑池。③MRI表现:轴位形态与CT大致相同,冠、矢状位显示血肿更清晰,根据血肿不同时期信号的特异性表现,可对其作出更加准确的诊断。结论 大脑镰及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MRI表现均具有特征性,MRI检查对亚急性期血肿的显示较CT更优越。

    【关键词】 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CT;MRI

    颅内硬膜下血肿发生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是颅脑外伤颅内常见血肿之一,而生于颅脑深部的血肿如大脑镰、小脑幕区的硬膜下血肿相对少见,目前相关报道主要是CT的影像表现[1],MRI表现的报道相较较少。影像诊断中,位于大脑镰及小脑幕的硬膜下血肿易被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甚至误诊为脑膜钙化[2]。本文搜集本院45例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病例的CT及MRI表现结合文献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大脑镰及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准确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