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29期
编号:12680472
两种麻醉方法麻醉上颌磨牙神经的疗效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0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9期
     【摘要】 目的 拔除上颌磨牙时, 采取浸润麻醉和阻滞麻醉两种方法麻醉支配上磨牙的神经, 比较两种方法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10月在75660部队门诊部拔除上颌磨牙的患者86例86颗牙, 按就诊顺序的奇偶数分别纳入浸润麻醉组和阻滞麻醉组各43例。注射麻药后3 min行拔牙术, 根据患者表情和医生评价确定麻醉效果, 分为良好、有效和无效, 统计总有效率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浸润麻醉组总有效率88.4%, 阻滞麻醉组总有效率90.7%,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浸润麻醉与阻滞麻醉在拔除上颌磨牙的应用中, 麻醉效果相当, 但前者操作简单, 并发症少, 患者更易接受。

    【关键词】 麻醉方法;上颌磨牙神经;疗效比较

    随着患者对牙槽外科服务要求的提高, 牙科医生越来越重视无痛化理念, 除了环境营造、心理安慰、麻醉药品的选择外, 更注重麻醉的方法。支配上颌磨牙的神经较多, 阻滞麻醉方法复杂, 易引起患者疼痛、恐慌。作者采用浸润麻醉的方法麻醉上颌磨牙神经, 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和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10月在75660部队门诊部拔除上颌磨牙的患者86例86颗牙, 男44例, 女42例;年龄31~56岁, 平均年龄45岁。上颌第一磨牙29颗, 上颌第二磨牙30颗, 上颌第三磨牙27颗。入选标准:①无绝对拔牙禁忌证。②就诊前未局部或全身使用止痛药物。③无麻醉药过敏史。按就诊顺序的奇偶数分别纳入浸润麻醉组和阻滞麻醉组各43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牙位及拔除难易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麻醉方法 ①浸润麻醉:将注射部位擦干, 隔湿, 棉签蘸上表麻药物涂布, 保持1~2 min,常规铺巾, 唇周及注射部位碘伏消毒, 抽取4 ml 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 在手术区的唇颊侧黏膜皱褶处进针, 先注入少许麻药, 然后针尖沿着骨膜面滑行至拔除牙齿的根尖, 注入1~1.5 ml麻药。腭侧在对应牙根部黏膜处进针, 直抵骨面, 稍施压, 推注0.5~0.8 ml麻药。②阻滞麻醉:用同样的麻药按常规操作行上颌结节和腭大孔麻醉, 分别麻醉上牙槽后神经和腭大神经。拔除上颌第一磨牙时, 还须在第一磨牙的颊侧近中根部的前庭沟处加作浸润麻醉, 麻醉上牙槽中神经。
, 百拇医药
    1. 3 麻醉疗效判定 注射麻药后3 min行拔牙术, 根据患者表情和医生评价确定麻醉标准。①完全麻醉:术中无疼痛, 无痛苦表情。②麻醉良好:术中轻度疼痛, 可顺利进行手术操作。③麻醉有效:术中感觉疼痛, 有痛苦表情, 尚可耐受手术。④麻醉无效:感觉剧烈疼痛, 患者无法忍受, 手术无法实施[1]。前两项归纳于良好, 良好率和有效率归纳于总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浸润麻醉组良好35例(81.40%), 有效3例(7.0%), 无效5例(11.6%), 总有效率88.4%;阻滞麻醉组良好32例(74.4%), 有效7例(16.3%), 无效4例(9.3%), 总有效率90.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拔除下颌磨牙时虽然需要麻醉的神经较多, 包括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颊长神经, 但采取口内注射法在翼下颌韧带中点稍外部位进针, 可以一针麻醉三根神经。而支配上颌磨牙的神经较为复杂, 阻滞麻醉方法不易掌握。如上颌结节麻醉, 以上颌第二磨牙颊侧远中根部黏膜皱褶处为刺入点, 针尖斜面向着骨面沿着骨膜面与上颌牙齿颌面成45°角向上、向后, 同时向内推进。进针过深过上易刺破上颌结节后上部的翼静脉丛, 引起血肿, 进针方向不正确或向内转不够, 注入药液远离上颌结节使麻醉失败;腭大孔麻醉注射部位靠后或药量过大时, 同时麻醉了腭中、后神经而引起患者恶心、呕吐, 影响拔牙操作[2]。

    与阻滞麻醉相比, 浸润麻醉操作简单, 只需在手术区的唇颊侧黏膜皱褶处进针, 注入少许麻药后针尖沿着骨膜面滑行至拔除牙的根尖, 注入麻药1~1.5 ml。腭侧在对应牙根部黏膜处进针, 直抵骨面, 稍施压推药即可。利多卡因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局麻药, 具有穿透力强、对组织无刺激、扩散性强、起效快的特点[3]。牙槽骨骨质疏松、多孔, 麻药易通过这些小孔渗透到牙根部神经丛, 能达到浸润麻醉的要求。浸润麻醉不仅省略了阻滞麻醉的繁琐操作, 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恐慌感, 而且避免了非治疗组织被麻醉影响口颌、颜面功能, 不对患者语言功能、味觉感受和颜面表情产生影响[4]。
, 百拇医药
    本研究显示, 两种麻醉方法疗效相当, 但前者操作明显较后者简单, 晕厥、注射区疼痛、血肿、暂时性面瘫、神经损伤等局麻并发症也少于后者, 患者更易接受。浸润麻醉组失败5例, 可能与个体对麻药的敏感度、精神因素、局部组织的炎性感染有关, 临床操作中应视情更换麻药品种、调整麻药剂量、改变麻醉方法, 尽量达到最佳麻醉效果。

    参考文献

    [1]罗俏丽,史剑杰,徐仲.老年人拔牙中麻醉剂复方阿替卡因的合理应用.实用老年医学, 2006,20(6):12.

    [2]张震康,俞光岩.实用口腔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698-699.

    [3]李学玲,秦红兵,邹浩军.常用药物新编. 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44.

    [4]侯功松,唐海阔.现代口腔浸润麻醉技术的新观念和新方法.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0,10(3):585., 百拇医药
------
    韦旭日 广州军区综合训练基地门诊部口腔科;

    【摘要】目的拔除上颌磨牙时,采取浸润麻醉和阻滞麻醉两种方法麻醉支配上磨牙的神经,比较两种方法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10月在75660部队门诊部拔除上颌磨牙的患者86例86颗牙,按就诊顺序的奇偶数分别纳入浸润麻醉组和阻滞麻醉组各43例。注射麻药后3 min行拔牙术,根据患者表情和医生评价确定麻醉效果,分为良好、有效和无效,统计总有效率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浸润麻醉组总有效率88.4%,阻滞麻醉组总有效率9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浸润麻醉与阻滞麻醉在拔除上颌磨牙的应用中,麻醉效果相当,但前者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患者更易接受。

    【关键词】 麻醉方法 上颌磨牙神经 疗效比较

    【分类号】R614

    随着患者对牙槽外科服务要求的提高,牙科医生越来越重视无痛化理念,除了环境营造、心理安慰、麻醉药品的选择外,更注重麻醉的方法。支配上颌磨牙的神经较多,阻滞麻醉方法复杂,易引起患者疼痛、恐慌。作者采用浸润麻醉的方法麻醉上颌磨牙神经,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韦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