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29期
编号:1268039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0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9期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护理;体会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 发生斑块破裂或糜烂、溃疡, 并发血栓形成、血管收缩、微血管栓塞等导致急性或亚急性的心肌供氧减少, 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它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 属于临床上危重病症, 需要高度重视。2011年5月~2013年1月河南确山县人民医院内一科收治ACS患者368例, 治愈率达89%。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368例患者中, 男243例, 女125例, 年龄31~92岁, 平均(57±6.1)岁。

    1. 2 治疗方法 积极的抗心肌缺血、抗凝、抗血小板调脂治疗, 吸氧, 镇静止痛,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时间<12 h, 或12~24 h并且仍然有缺血症状以及心电图仍然有ST段抬高, 给予溶栓治疗[2]。
, 百拇医药
    2 护理体会

    2. 1 绝对卧床休息, 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及时收住院治疗(最好收入冠心病监护病房CCU), 急性期卧床休息1~3 d, 心肌梗死患者绝对卧床休息3 d以上, 提供舒适卧位, 对于偏瘫的患者要定时翻身, 防止褥疮的发生, 要反复耐心向患者说明卧床休息的重要性和不能随便活动的治疗意义, 以取得患者的认同。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 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2. 2 吸氧 ACS患者心肌缺血、缺氧, 及时吸氧可改善心肌缺血的症状, 减轻疼痛, 早期吸氧有助于缩小心肌梗死的范围, 有利于防治心律失常, 鼻导管吸氧一般2~4 L/min, 面罩吸氧5~10 L/min。

    2. 3 饮食的护理 宜低糖、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 每日保证必需的热量和营养, 少食多餐, 吃清淡、易消化、产气少, 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质及纤维素的食物, 忌烟酒, 严格限制高胆固醇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蟹黄等的摄入, 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特别是心功能不全或高血压患者), 同时正确记录出入水量。
, 百拇医药
    2. 4 大小便的护理 对于卧床时间较长的患者应定期做肢体被动活动, 避免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由于卧床、排便方式的改变, 易形成便秘。选用适量蛋白质、充足纤维素(蔬菜、水果等)和维生素食物, 避免食用辣椒、咖啡、酒精、饮料等刺激食物, 促使肠蠕动加强而利于排便, 对必须卧床休息的患者, 指导与训练定期在床上排便的习惯, 防止过度用力或屏气动作。患者便秘时, 口服缓泻剂或予以开塞露塞肛或番泻叶少量泡水饮, 在大便前可给患者服用硝酸甘油0.5 mg或速效救心丸10粒, 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和降低心脏负荷, 对于便秘严重者应进行肛门指诊后直接从肛门取出粪块, 可解除患者痛苦。

    2. 5 溶栓治疗的护理 ①观察症状和体征:有无出血现象, 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点、皮肤黏膜瘀斑及穿刺部位是否有渗血等, 预防出血并发症。②持续心电监护3 d, 溶栓开始后2 h内每半小时复查1次18导联心电图, 密切观察ST段回降、T波改变及再灌注心律失常(短暂的加速性室性自主节律, 房室或束支传导阻滞突然消失, 或下后壁心肌梗死的患者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 每次检查心电图时导联位置要严格固定。③准确采集标本:于溶栓后6 h、12 h、14 h、20 h、24 h、2 d到一周之间每天查1次心肌酶谱, 以判定CK-MB峰值是否提前出现, 每天2次测凝血酶原时间, 以便随时调整抗凝药物剂量。
, 百拇医药
    2. 6 并发症的护理 心肌梗死常见的并发症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肢体血栓等。治疗和护理上应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应注意:①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心律等基本生命体征。②床边心电监护, 严密观察心率及心律变化,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频发室早(5次/min以上)、成对出现或短阵室速, 多源性或落在前一心搏的易损期(RonT现象), 需要高度重视, 备好抢救设备和药品、除颤仪, 积极处理, 避免心原性猝死的发生。③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④观察全身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 可使用静脉留置针, 以减少穿刺, 避免因反复穿刺造成患者痛苦。⑤避免一切可加重心脏负担的因素,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30滴/min以下, 详细记录24 h输液出入量。⑥观察患者是否有咳嗽、气急、咳血丝痰、夜尿增多、呼吸困难等, 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措施,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 7 心理护理 ACS患者可产生胸痛、胸闷、恶心、呕吐、心悸或呼吸困难等症状, 长时间的卧床, 肢体制动, 又会产生腹胀, 呼吸困难, 加上心电监护、输液等护理措施, 让患者产生恐惧、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 护士进行各项操作时动作要轻柔而准确, 让患者感到护理人员技术精湛, 无论态度还是技术都是可信赖的, 应尽快帮助患者熟悉环境, 多与患者交谈, 解除其心理压力, 改善因环境变化而引起的心理失控, 耐心解释病情变化, 稳定患者情绪, 多给患者鼓励与安慰, 消除和缓解其不良心理。

    参考文献

    [1] 王吉耀. 内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294-315.

    [2]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组.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09年版). 中国内科杂志, 2009, 48:885-890., 百拇医药
------
    苏旻 孙朝阳 河南省确山县人民医院内一科;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功能科;

    【摘要】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斑块破裂或糜烂、溃疡,并发血栓形成、血管收缩、微血管栓塞等导致急性或亚急性的心肌供氧减少,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它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属于临床上危重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护理 体会

    【分类号】R473.5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斑块破裂或糜烂、溃疡,并发血栓形成、血管收缩、微血管栓塞等导致急性或亚急性的心肌供氧减少,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它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苏旻?孙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