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30期
编号:12680062
科学用血 安全用血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0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0期
     血液为高成本珍贵资源, 传统的输血方法是不管患者需要什么血液成分都输注全血, 随着血液免疫学的深入研究和输血学的临床实践, 对于输用全血的弊端, 越来越深刻地被人们所认识。近年来已很少输用全血, 取而代之的是成分输血、自体输血。

    1 输血存在风险

    随着我国安全输血质量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输血医学水平提高, 输血风险逐步降低, 但尚无法杜绝, 其主要风险因素包括:

    1. 1 血液病原体因素 受现有医学技术条件局限, 无法克服的“窗口期”造成感染问题, 如病毒-HIV、肝炎(HCV);未列入常规检测范围-CMV和未知病毒;其它-梅毒螺旋体、疟原虫、弓形虫等。

    1. 2 血液免疫因素 如红细胞抗原抗体-急性、迟发性溶血;白细胞抗原抗体-非溶血发热;血小板抗原抗体-输注无效;其他免疫因素-过敏、急性肺损伤等。

    2 输血认识误区

    要求输“全血”观念:实际上“全血并不全”, 血液离开血循环要与抗凝保存液混合, 发生了“保存损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98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