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20期
编号:12651268
注射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在 脑梗死急救中的应用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0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注射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在临床救治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6例脑梗死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其中对照组37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措施, 观察组49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静脉滴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84%, 对照组仅为75.68%,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用于临床救治脑梗死患者有较为显著的应用效果, 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脑梗死本研究以本院8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比较单纯常规治疗与加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 重点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及部分凝血指标改善程度, 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1年6月~ 2013年3月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订的有关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1]。其中男59例, 女27例;年龄49~77岁, 平均年龄(55.9±6.0)岁。86例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37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本科脑梗死患者的常规治疗措施, 包括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及胞二磷胆碱等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降血压、他汀类药物控制血脂、降颅内压、防治脑水肿、维持水钠电解质平衡、并发症预防等常规处置措施。观察组39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再给予静脉滴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将0.9 mg/kg剂量(最多50 mg)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于0.9%生理盐水250 ml中缓慢静脉滴注。
, 百拇医药
    1. 3疗效评价根据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减少程度及预后情况行判定[2]:①基本痊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90%以上;②显效:患者症状较前明显改善,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③好转:症状有所改善,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45%以下;④无效:经治疗后症状、体征无任何改变甚至加重,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不变或增加。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1.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治疗28 d后,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其中观察组治疗基本治愈31例, 显效10例, 好转4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91.84%(45/49), 对照组基本治愈17例, 显效7例, 好转4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75.68%(28/37), 组间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911, P<0.05)。
, http://www.100md.com
    3讨论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危急重症之一, 以中老年患者发病居多, 具有较高致残率、致死率及后期复发率, 对患者生活、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对脑梗死患者尽早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十分关键[1]。目前, 临床治疗脑梗死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溶栓、抗凝、降纤等常规手段来尽早恢复脑血液循环、增加脑组织血氧供应、缩小脑梗死范围、抑制血浆纤维蛋白原及防止半暗带区的进一步扩大, 积极挽救已缺损神经功能[2]。本研究在常规抗凝、降纤治疗基础上对49例脑梗死患者再加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予以溶栓治疗。结果表明:比较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 观察组患者加用rt-PA溶栓后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表现更为突出, 提示观察组患者溶栓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能够明显减轻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提高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贺淑静, 宋素彩, 王萱, 等. 疏血通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刊, 2012, 39(9): 35-36.

    [2]高建, 郑天衡, 周晓宇, 等. 脑梗死溶栓后出血转化与血压变异的相关性分析.中华内科杂志, 2012, 51(7): 556-557.

    [收稿日期:2014-04-17], http://www.100md.com(马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