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30期
编号:12638667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0期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措施。方法 80例行气管切开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 各40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优质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干预, 对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2.5%显著低于参考组22.5%(P<0.05)。结论 给予行气管切开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肺部感染;防治措施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伴随意识障碍, 患者多表现为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排出难度较大, 或者呕吐物误吸等导致呼吸道梗阻, 患者呼吸困难, 部分患者甚至可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 因此及时给予患者气管切开对于改善患者呼吸状况, 提高患者生存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作为有创性治疗方法, 患者呼吸道感染几率增加, 极易引起肺部感染等并发症[1], 因此对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进行探讨, 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作者对本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行气管切开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 患者均行气管切开术治疗, 其中男45例, 女35例, 年龄23~78岁, 平均年龄(54.56±8.54)岁;发病类型:硬膜外血肿及硬膜下血肿28例, 重型脑挫裂伤22例, 脑干损伤12例, 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18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 各40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参考组患者接受气管切开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

    1. 2. 1 吸痰护理 患者吞咽反射及咳嗽均消失或明显减弱, 因此根据患者气道分泌物黏稠度及多少决定吸痰次数, 常规情况下每隔1~2 h进行1次吸痰, 对于痰液黏稠、痰多患者可适当增加吸痰次数;对于肺部听诊有湿啰音或者喉头听闻痰鸣音患者亦需接受吸引, 在吸痰时, 医护人员要严格操作, 避免对呼吸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 百拇医药
    1. 2. 2 呼吸道护理 气管切开后患者呼吸道加温、湿化功能基本丧失, 呼吸道内分泌物干燥, 纤毛运动消失或减弱, 导致患者极易出现呼吸道梗阻, 因此充分的呼吸道湿化对于分泌物的引流有着重要的作用。呼吸道湿化方法比较多, 主要有以下几点:①0.9%生理盐水浸湿的无菌纱布在内套管口覆盖, 从而有效减少灰尘吸入, 起到有效的过滤作用, 使空气湿度增加, 待纱布干燥后及时更换;雾化吸入, 超声雾化在0.9%生理盐水内加庆大霉素、糜蛋白酶、溴已新、地塞米松等, 2~4次 /d;经呼吸将药物吸入支气管内、肺内, 从而稀释、溶解干燥痰液, 并起到杀菌作用。

    1. 2. 3 胸部体疗 将床头抬高15~30°, 减少胃内容物返流入呼吸道;间隔2 h帮助患者翻身1次, 排除痰液, 保证气道充分暴露, 将患者头部稍微后仰, 保证气道通畅;在吸痰前帮助患者翻身, 并叩击背部, 促进其痰液排出, 将痰液彻底吸净。

    1. 2. 4 基础护理 保持患者口腔内、泌尿系统等部位的清洁, 每天用生理盐水漱口, 对于口臭、舌苔厚患者可采用过氧化氢擦洗, 之后再用生理盐水洗净, 保持患者口腔内清洁, 对于口腔溃疡及口疮患者可采用龙胆紫及5%碳酸氢钠擦拭, 避免细菌下行引起肺部感染;保证患者泌尿系统、皮肤干燥整洁等。
, http://www.100md.com
    1. 2. 5 消毒护理 在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 每天更换切口敷料, 每间隔4~8 h对气管内套管进行一次消毒, 每天更换鼻导管、吸氧长导管、湿化水、湿化瓶等;保持室内安静、清洁, 控制室温及相对湿度在人体舒适度;地板每天采用消毒水拖4次, 墙壁、门窗每周用消毒水抹2次, 室内每天通风2次;每周进行1次痰培养、空气及物品培养, 及时发现病原菌, 并给予相应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1. 2. 6 营养支持 加强对患者的营养支持, 除了必须的静脉营养外, 同时可配合管饲喂养营养, 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食物, 有效积极的进行营养支持, 提高患者控制感染、抗病能力, 促进患者康复。

    1. 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百拇医药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出现1例肺部感染, 发生率为2.5%, 参考组患者住院期间出现9例肺部感染, 发生率为22.5%,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存在脑水肿、脑实质瘀血等现象, 同时大剂量激素的治疗等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出现障碍;患者脑干损伤、咳痰反射消失或减弱等均导致气道分泌物排出难度较大, 导致坠积性肺炎, 细菌生长较为有利[2]。国内报道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在32.9%, 而有相关报道显示高达88.3%, 因此在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必要的防治措施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 人们发现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 患者气道分泌物主要为革兰阴性菌, 而肺炎克雷伯杆菌、绿脓杆菌、乙醋酸钙不动杆菌较为常见, 其可能来源于患者粪便污染、空气污染;家属或医生带菌、患者之间交叉感染、患者口部、咽部气切伤口感染等[3], 因此要保持病房内卫生, 定期消毒清洁, 同时尽量减少患者家属的探望次数, 避免患者家属对患者的感染;对于有条件患者可单独一个病房, 避免交叉感染的出现;严格无菌操作, 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操作前要严格洗手, 避免对患者的感染。
, 百拇医药
    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时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病原菌积极检测, 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科学的给予患者抗生素药物, 尽量减少广谱抗生素的使用[4], 促进患者康复。研究表明, 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治疗时给予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避免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对于促进患者康复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陆新宇, 王汉东.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中呼吸心脏骤停2例并文献复习.中国急救医学, 2013, 33(6):573-575.

    [2]毛永军.危重病人气管切开术若干问题探讨.浙江大学, 2011.

    [3]黄世英, 李连娣, 朱文平, 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有效吸痰的时机和方法.广东医学, 2013, 34(8):1308-1309.

    [4]许立民, 孔磊, 肖泉, 等. 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1, 33(10):770-772.

    [收稿日期:2014-07-02], http://www.100md.com
------
    高剑峰 河南省郑州大学洛阳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措施。方法 80例行气管切开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0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优质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2.5%显著低于参考组22.5%(P0.05)。结论给予行气管切开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术 肺部感染 防治措施

    【分类号】R651.15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伴随意识障碍,患者多表现为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排出难度较大,或者呕吐物误吸等导致呼吸道梗阻,患者呼吸困难,部分患者甚至可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因此及时给予患者气管切开对于改善患者呼吸状况,提高患者生存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作为有创性治疗方法,患者呼(高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