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31期
编号:12635639
心胸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及护理干预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1期
     【摘要】 目的 探索心胸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并制定合适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10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 对其形成的相关因素分别进行分析, 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106例患者中有效98例, 无效8例, 总有效率达到92.45%。结论 对心胸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从而可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发生率及致残率。

    【关键词】 心胸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护理干预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 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 仅美国每年就可发病25万人次, 发病率达1.6%。本病在急性阶段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处理, 深静脉内的一些血栓可能会脱落, 可能会造成患者的肺、脑等重要脏器的栓塞而导致死亡。另一些患者也可能不能幸免于慢性血栓的一些后遗症的发生, 造成长期病痛, 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根据有关研究表明:外科大型手术后未采取预防措施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为25%[1]。因此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的认识以及其预后措施的制定是相当重要的。现随机选取在本院心胸外科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106例患者, 对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
------
    杨东东 山东省章丘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

    【摘要】目的探索心胸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并制定合适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10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对其形成的相关因素分别进行分析,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106例患者中有效9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达到92.45%。结论对心胸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从而可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发生率及致残率。

    【关键词】 心胸外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形成因素 护理干预

    【分类号】R473.6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仅美国每年就可发病25万人次,发病率达1.6%。本病在急性阶段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处理,深静脉内的一些血栓可能会脱落,可能会造成患者的肺、脑等重要脏器的栓塞而导致死亡。另一些患者也可能不能幸免于慢性血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9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