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706414
风险管理在急诊管理工作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5日 李忠民 苏志来 陈健 马晓雁 张建军
第1页

    参见附件。

     3. 2 风险管理的注意点 ①将制度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在完善管理制度, 实现制度化管理的同时, 医院应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措施, 如创建急诊医疗网络交流平台、提供最新急救文献、教育培训、绩效评价等方式, 刺激医疗人员自我学习与管理。②将法制教育与业务培训相结合。教育培训过程中, 应在使医疗人员树立风险意识的同时, 全面提升其业务水平、个人素质、职业道德等, 实现医护人员全面发展的同时, 提升服务质量。③将行为与奖惩结合, 以绩效管理模式提升本科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按照相关管理制度, 参照本科室人员工作业绩, 给予对应奖惩。④将急诊风险与医护保险机制相结合, 建立法律、法规以及强制性的医护保险机制, 通过社会、医院、医务人员和患者缴纳保险费, 共同抵御风险发生后的经济损失, 真正做到急诊风险规避、分散和补救。⑤综合各方面管理, 管理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在设备、人员、药物、技术、制度等方面进行管理, 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方式, 以提升管理质量。

    评估急诊风险管理效益的高低, 主要看其能否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安全保障。急诊风险管理缺乏理论框架和具体细则, 深入各地开展调研工作是当务之急, 通过定性与定量的调查分析研究, 探索急诊诊治风险的发生规律、特点与高危因素, 找出风险隐患存在的深层次原因,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建立完善与之相匹配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急诊医疗风险评价体系。有效规避和转嫁急救风险, 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院实施风险管理后效果显著, 观察组就诊到场时间、就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 患者满意度提升, 说明风险管理在急诊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后期管理中应推广应用此措施。

    参考文献

    [1]黄凤珠.风险管理在急诊管理工作中作用探讨.吉林医学, 2012, 33(18):3983-3984.

    [2]陈莉, 吴萌, 关丽娜.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吉林医学, 2011, 32(34):7375-7376.

    [3]刘薇薇, 刘朝杰.医务人员风险意识培训与效果评价.中国医院, 2009(10):34-36.

    [4]贾晓凤, 刘思君, 闫晶.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西部医学, 2010, 22(2):387-388.

    [收稿日期:2014-09-0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