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10期
编号:12610248
甲钴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0期
     【摘要】 目的 探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甲钴胺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8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32例患者仅采用常规治疗, 实验组5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甲钴胺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0%, 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甲钴胺治疗, 身体症状和神经传导的速度都得到明显改善, 值得推荐。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甲钴胺;治疗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0.01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的慢性并发症, 发病后会累及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自主神经, 患者会有运动障碍和感觉异常等相应症状, 对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若患者不能得到有效治疗, 会致残, 甚至死亡[1]。患者周围神经的病变, 主要症状为感觉异常及对称性的疼痛, 下肢比较多见, 有患者会有蚁走、麻木、发热、虫爬等感觉, 还会存在疼痛、腹胀、出汗等症状[2]。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要采取对症治疗, 还要控制血糖在指标范围。选取2013年7月~2014年4月收治的8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采用不同的药物治疗,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4月收治的8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研究, 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50例, 男28例, 女22例, 年龄46~81岁, 平均年龄(59.87±6.37)岁, 糖尿病病程2~13年, 平均病程(5.8±1.4)年, 基础疾病:5例高血压, 3例心脏病。对照组患者32例, 男23例, 女9例, 年龄44~83岁, 平均年龄(60.37±6.72)岁, 糖尿病病程2~14年, 平均病程(5.7±1.5)年, 基础疾病:4例高血压, 2例心脏病。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实验组 该组患者首先使用口服降糖药以及胰岛素注射治疗, 并控制饮食, 加强运动, 使患者保持正常范围的血糖指标。同时选择甲钴胺(日本卫材公司, 商品名:弥可保), 将500 μg的甲钴胺注入250 ml的生理盐水中, 采取静脉滴注的方法, 1次/d, 1个疗程为4周, 治疗后观察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变化。并检查肝肾功能, 测量血糖情况, 采用DISA-1500肌电仪来测量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 包括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
, 百拇医药
    1. 2. 2 对照组 该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首先使用口服降糖药以及胰岛素注射治疗, 并控制饮食, 加强运动, 使患者保持正常范围的血糖指标。治疗后检查肝肾功能, 测量血糖情况, 采用DISA-1500肌电仪来测量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 包括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

    1. 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肢体麻木、腹胀、出汗等症状消除或者症状得到明显的减轻, 肌电图的神经传导速度增加>5 m/s, 或者其恢复正常;有效:患者肢体麻木、腹胀、出汗等症状减轻, 而肌电图与治疗前相比有所增加, 但不足5 m/s;无效:患者肢体麻木、腹胀、出汗等症状消除或者症状没有明显改善, 其肌电图也没有明显改变。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百拇医药
    2 结果

    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0%, 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较为常见, 其病情隐匿, 进展较慢, 在病情的不断发展中, 糖化血红蛋白也不断升高, 患者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并不完全清楚。该疾病因为轴突的萎缩变性, 髓鞘出现阶段性的皱缩或者脱髓鞘, 该疾病在治疗中主要以控制血糖, 营养神经以及改善循环为主[3]。甲钴胺能够参与物质甲基转换, 在外周神经中含量高, 可达到修复髓鞘等作用, 改善神经的传导速度。本研究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0%, 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甲钴胺治疗, 可改善身体症状, 效果显著, 值得推荐。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时红波.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3(7):83-84.

    [2]余正, 李海涛. 甲钴胺联合血栓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中国医药科学, 2014, 4(19):75-79, 82.

    [3]李竞, 张琳, 赵湜.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Meta分析. 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3):88-90.

    [收稿日期:2014-12-17], 百拇医药(田永红 徐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