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15期
编号:12603633
扑热息痛两种途径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5期
灌肠,口服,降温效果,不良反应
     【摘要】 目的 探讨扑热息痛灌肠和口服两种给药途径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发热患儿, 按照给药途径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0例,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儿采用口服给药法, 观察组患儿采用灌肠给药法, 对两组退热时间及退热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同时观察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降温起效时间、降温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扑热息痛灌肠的给药方式操作简便, 退热迅速, 效果显著, 不良反应小, 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小儿发热;灌肠;口服;降温效果;不良反应

    发热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病症, 也是机体对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1]。在儿科最常见的是呼吸道感染, 长时间的发热很容易导致机体功能的损害, 严重的会导致神经系统的损害[2]。由于小儿自身的脏腑极其娇弱, 对发热的感受更加敏锐, 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对患儿的身体影响较严重, 特别是持续高温38.6~40.5℃和超高热(≥40.5℃)小儿易发生惊厥, 可危及生命。本文对60例发热患儿采用分组的形式应用扑热息痛不同给药途径进行治疗,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高热患儿共计60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6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