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15期
编号:12603528
循证护理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5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2例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76%, 患者满意率为92.6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83%, 患者满意率为70.73%, 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围术期行循证护理, 可促进患者术后愈合, 缩短疼痛时间,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促进伤口愈合, 提高患者满意率,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 鼻中隔偏曲矫正;循证护理;围术期

    医疗卫生资源极其有限, 因此, 临床上必须要合理利用资源;经过评价方式证明将所有资源都有效利用, 达到较为理想的使用效果[1]。近年来,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 使护理质量要求不断增加, 常规护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临床对护理的需求, 而护理干预方法及实施效果, 也开始逐渐受到重视及关注[2]。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方式, 在护理前充分了解患者情况, 并找到护理问题, 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的护理模式。在本组研究中, 对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围术期行循证护理,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82例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根据《眼、耳鼻喉喉科疾病诊断标准》[3]中鼻中隔偏曲的临床诊断标准确诊。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1例。观察组男25例, 女16例, 年龄22~68岁, 平均年龄(45.6±6.3)岁。其中伴有鼻甲肥大者16例。病程3个月~5年, 平均病程(2.1±0.5)年。对照组男23例, 女18例, 年龄20~61岁, 平均年龄(42.6±5.9)岁。伴鼻甲肥大者14例。排除标准: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者;合并免疫性疾病者;凝血功能不全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静脉滴注时进行穿刺、控制滴速、切口换药等相关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围术期循证护理, 具体措施如下。
, 百拇医药
    1. 2. 1 确定问题 在围术期中与患者积极进行沟通, 从交流中了解患者关心与疑惑的问题是什么, 并针对患者纠结与关心的问题作统计与分析。

    1. 2. 2 制定护理干预措施 根据患者重视及关注的问题, 结合护理方法及临床护理经验, 开展护理计划。

    1. 2. 3 临床观察 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严格观察, 并详细记录患者的实际情况, 观察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之处, 根据护理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改护理计划, 并改善护理措施。

    1. 2. 4 心理护理 对于术前行鼻腔内清理、鼻毛修剪、漱口及常规使用抗生素作感染预防。多与患者交流, 并告知患者行手术的必要性, 已经手术治疗方法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如何与临床治疗与护理配合。可列举以往成功治疗病例, 使患者能够建立治疗信心;针对患者的担忧及焦虑原因, 针对性作心理疏导, 消除患者的紧张与不安感, 促进患者与临床治疗配合[4]。
, 百拇医药
    1. 2. 5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 制定适合患者的饮食计划。术后早期以流食为主, 随着患者恢复, 逐渐过渡为半流食, 直到恢复正常饮食。饮食以清淡、易吸收、易消化为主, 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多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蛋白质、维生素等, 增强机体免疫力, 促进身体恢复。有吸烟、饮酒嗜好者, 需指导患者戒烟、戒酒。

    1. 2. 6 出院指导 对患者制定康复计划, 出院后不能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 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每日定时锻炼, 提高身体免疫力, 半年内定期复诊, 冲洗鼻腔。一旦有身体异常症状, 必须及时就诊。

    1. 3 观察指标[5] 详细记录患者的出院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等指标;并对患者术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使用调查问卷方式, 了解患者护理干预满意度, >85分为非常满意, 60~85分为满意, ≤59分为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76%, 患者满意率为92.6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83%, 患者满意率为70.73%, 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鼻中隔偏曲者病程长, 病情迁延不愈, 患者存在严重鼻塞症状, 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心理, 在行手术前, 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 缓解不良情绪, 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积极与临床配合, 保持乐观情绪, 可利于患者康复, 对患者远期预后有重要价值[6]。

, 百拇医药     鼻内镜术前护理是确保手术效果的关键, 促进患者积极与临床治疗配合。术后则需要采取措施巩固疗效[7]。采取细致护理, 作健康指导, 制定健康计划与饮食计划, 提高患者的身体免疫力, 减少并发症发生。针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作针对性护理, 提高患者舒适度, 同时, 向患者解释并发症出现的原因, 使患者保持乐观心态与护理操作配合。本组研究对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行循证护理, 能使护理目的更为明确, 针对患者的实际需求制定护理措施, 从而使护理方案更加具体, 不断修改方案, 符合个体所需[8]。经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 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9]。

    综上所述,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行循证护理, 安全性高, 效果显著, 可促进患者术后预后,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志长.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观察.现代养生, 2013, 21(12):89.
, http://www.100md.com
    [2]王玲. 1280例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干预.吉林医学, 2014, 35(2):396-397.

    [3]梁媛媛.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后应用纳吸绵的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3, 21(1):55-56.

    [4]龚俊霞, 刘云.鼻阻力计评估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疗效的观察与护理.全科护理, 2013, 11(1):7-8.

    [5]高雪梅, 冯丽萍, 高江莉.全身麻醉术后导致角膜损伤一例的护理及预防对策.山西医药杂志, 2012, 41(2):205.

    [6]范雪源, 奚翠云, 张燕群.鼻内镜下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的护理对策.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 20(5):121.

    [7]林静, 陈尔嘉, 麦少兴, 等.三重平面阻塞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同期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29(10):41-42.

    [8]王建芬, 王晔.鼻中隔矫正低温等离子消融联合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护理.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22):98-99.

    [9]张小燕. 138例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4, 24(8):85-86.

    [收稿日期:2014-12-29], http://www.100md.com(刘二瑛 王秀琼 朱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