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20期
编号:12594484
改善睡眠质量对伴有睡眠障碍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0期
     【摘要】 目的 探索研究针对伴有睡眠障碍的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改善睡眠质量措施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方法 190例睡眠障碍2型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9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 研究组进行睡眠教育及安眠药物治疗。将两组患者代谢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血糖水平、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相关数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且研究组治疗后相关数据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伴有睡眠障碍的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改善睡眠质量措施, 可以有效改善血糖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 有利于患者预后。

    【关键词】 睡眠障碍;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生活质量

    近年来, 2型糖尿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正常生活。由于患者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 该类患者普遍表现为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碍[1, 2]。长期睡眠障碍将导致胰岛素拮抗激素过多, 胰岛素敏感性被降低、血糖波动大, 严重影响预后[3]。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对于提升疾病控制效果具有积极意义。本院开展该项研究, 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具体情况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睡眠障碍2型糖尿病患者, 共计190例。其中男105例、女85例;患者年龄50~72岁, 平均年龄(62.5±5.6)岁;患者PSQI均≥7分;HbA1c均≥7.0%。所有患者接受本治疗前均未服用安眠药物且不存在安眠药禁忌证;对肝肾功能异常以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予以排除。在征得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的前提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9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不另外进行干预, 均按照常规计划对血糖进行调整。研究组患者均行睡眠教育及安眠药物治疗, 具体内容为[4]:①引导患者晚上按时就寝, 尽可能减少白天卧床时间, 将午休时间控制在30 min以内。②房间保持通气良好, 对光线以及温度、湿度等进行调整。③睡前可以饮用适量的热牛奶, 热水泡脚等, 有助于睡眠。④睡前不饮茶, 不观看刺激性节目等, 不思考令人神经兴奋的事情。⑤晚餐注意控制, 不宜暴饮暴食或者饮食量过少。⑥禁止烟酒, 饭后适当运动, 注意不能剧烈运动。⑦学会进行自我心态调整, 尽量放松心情, 缓解情绪压力, 保持良好心态, 不要过分在意疾病进展。⑧引导患者了解安眠药物相关知识, 遵从医嘱服用安眠药物。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对应剂量的安定、酒石酸唑吡坦、右旋佐匹克隆以及阿米替林等。两组患者均维持上述方式3个月。
, 百拇医药
    1. 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研究前后的血糖检测指标以及PSQI、HbA1c等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将PSQI≥7分作为睡眠障碍判断标准, 分数越高, 表示睡眠障碍越大。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血糖水平、PSQI以及HbA1c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相关数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且研究组治疗后相关数据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睡眠障碍主要是由睡眠时间不足或者失眠、噩梦、早醒等睡眠异常所导致。临床实践证明, 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健康人群。患者发生睡眠障碍后, 将导致糖尿病发病率增加, 对患者的血糖水平造成严重影响。睡眠障碍将导致正常生物钟被破坏, 对正常的代谢活动造成明显干扰, 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以及瘦素分泌减少, 造成葡萄糖耐量降低, 同时造成机体抵抗力降低。如果睡眠障碍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 将导致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等炎症因子显著增加, 促发低度的炎症反应, 从而加重胰岛素抵抗以及糖尿病病情。因此, 睡眠障碍已经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 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 百拇医药
    对患者的睡眠障碍进行积极治疗控制, 可以提升血糖控制水平, 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 积极纠正代谢紊乱等, 同时还能有效控制和预防糖尿病继续发展, 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一般情况下, 人体全天的葡萄糖耐量具有差异性, 午夜胰岛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其耐量较好, 但睡眠障碍将对其造成严重影响。针对患者, 要进行积极干预, 养成良好的习惯, 积极进行有效锻炼, 同时辅助适当剂量的安眠药物进行控制, 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在使用药物控制时, 必须谨慎, 防止对患者的中枢神经造成抑制。

    参考文献

    [1]朱冰倩, 李小妹, 鱼星锋. 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及其对血糖控制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 2014, 9(2):1125-1129.

    [2]刘洪丽, 韩颖, 吴英凤, 等.改善睡眠质量对伴睡眠障碍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海南医学, 2014, 25(18):2667-2669.

    [3]田星月, 陈璇. 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9(5):134-136.

    [4]刘洪丽, 吴英凤, 马洪俊, 等.同伴教育对伴有情绪障碍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海南医学, 2013, 24(12):1726-1728.

    [收稿日期:2015-02-04], 百拇医药(马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