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22期 > 正文
编号:12590050
创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第22期
     【摘要】 创伤性脑梗死主要是由于头部外伤导致脑血管发生严重痉挛或闭塞, 脑组织发生水肿、点状出血、软化及坏死, 致使脑功能障碍。本文将对创伤性脑梗死的致病原因、诊断及治疗进行临床研究总结。

    【关键词】 创伤性脑梗死;临床研究;进展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22.204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 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供应障碍, 发生不可逆损伤, 最终引起缺血、缺氧性坏死。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失语、偏瘫等突生的神经功能障碍。其类型包括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脑栓塞等[1]。

    1 创伤性脑梗死的致病原因

    创伤性脑梗死多见于青少年, 主要是由于头部外伤导致脑组织发生水肿、点状出血、软化及坏死等, 在此基础上, 又发生血管栓塞, 导致脑血流量下降, 使病症更加严重。但在3~4周后, 机体免疫系统的吞噬细胞会将坏死组织吞噬并清除, 同时出现胶质细胞增生及毛细血管新生等修复现象[2]。其致病原因主要有:①颅脑损伤后, 脑内不同部位会形成脑血肿、广泛脑挫伤、脑组织移位或脑疝, 导致血管内膜损伤肿胀或受压扭曲, 最终引起脑血管狭窄或闭塞。②伴有颈部损伤者若伤到颈动脉和椎动脉, 造成血管内膜或斑块的脱落, 随着血液流动脱落组织会进人颅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5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