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24期
编号:13117034
3D TOF—MRA、CE—MRA与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对比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4期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CE-MRA与3D TOF-MRA诊断结果与DSA确诊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微小动脉瘤的诊断中 3D TOF-MRA的诊断结果与CE-MRA及DSA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临床调查结果显示约有50%以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是由于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引起, 具有极高的致死率与致残率, 而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先天性脑动脉血管畸形、血管壁薄弱、管壁退行性病变所致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75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