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26期
编号:12584264
45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6期
     【摘要】 目的 探究与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及相关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观察患者接受化疗期间出现真菌感染发生率, 同时观察其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该组患者, 行化疗治疗期间合并发生真菌感染9例, 占20.00%, 给予伏立康唑治疗后, 8例患者有效, 占88.89%, 在治疗过程中1例患者出现了视觉障碍的不良反应, 占11.11%, 行对症处理后, 该例患者生命体征良好, 恢复正常。结论 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行化疗治疗期间易合并发生真菌感染, 可将伏立康唑作为治疗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可取得显著疗效。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真菌感染;伏力康唑;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122

    急性白血病作为临床上一类较为常见的恶性血液系统疾病, 患者在接受化疗药物治疗期间易合并多种类型的不良反应, 其中以真菌感染最为常见, 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 不仅对治疗过程造成影响, 同时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严重时造成患者死亡[1]。现本院针对收治的4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展开研究, 统计化疗期间真菌感染的发生率, 并给予伏立康唑治疗, 取得了显著疗效, 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发热、胸闷、肺部感染、肺部湿啰音等临床症状及体征, 结合血液学、影像学和细菌学检查后确诊, 其中男24例, 女21例, 年龄22~53岁, 平均年龄39.8岁。

    1. 2 化疗期间并发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 ①具有化疗期间合并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②行肺部影像学检查可见空洞、半月征、曲菌球、晕征、炎性反应等情况;③为患者进行血液学、影像学、痰培养可证实存在真菌感染。

    1. 3 治疗方法 在合并真菌感染后的第1~2天为患者行伏立康唑治疗, 在行该药物治疗前, 将其溶解成10 mg/ml后再稀释至2~5 mg/ml, 每隔12 h给药1次, 每次给予6 mg/kg, 并维持每次滴注时间在1或2 h以上。根据患者病情炎症情况及临床疗效, 对疗程进行适当的调整。若治疗有效, 则将疗程维持在2周内, 直至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消失。后改用伏立康唑胶囊口服治疗, 1次/d, 0.4 g/次, 以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若治疗无效, 则继续行伏立康唑治疗, 将疗程维持在2周内, 后改用伏立康唑胶囊口服治疗, 1次/d, 0.4 g/次, 以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
, 百拇医药
    1. 4 疗效评价标准 将患者行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或明显减轻, 行常规影像学检查可见结果接近正常或完全正常, 真菌检测结果为阴性评为治疗有效, 反之则为无效。

    2 结果

    该组患者共45例, 行化疗治疗期间合并发生真菌感染9例, 占20.00%, 给予伏立康唑治疗后, 8例患者有效, 占88.89%, 在治疗过程中出现1例患者出现了视觉障碍的不良反应, 占11.11%, 行对症处理后, 该例患者生命体征良好, 恢复正常。

    3 讨论

    近年来,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合并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有关报道指出, 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并发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可高达22%以上, 但在本次研究中, 该组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合并发生真菌感染率为20.00%, 此结果明显低于上述文献报道中的发生率, 原因可能是报道中阳性培养中存在定植菌感染造成检测结果偏高[2]。由于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易合并肺部的真菌感染, 可表现为不同类型的呼吸道症状, 对患者的治疗过程造成影响, 同时也伴随着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异常[3]。为此, 对于急性白血病患者再行化疗药物治疗期间, 不仅需观察其是否出现了呼吸系统症状, 同时也可通过对此类患者进行及时肺部影像学检查、真菌血液学检查及细菌学检查, 判断病情后尽早进行早期治疗[4]。
, http://www.100md.com
    针对合并真菌感染的急性白血病患者, 临床上现主张使用伏立康唑治疗, 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伏立康唑作为临床上一类新型的三唑类光谱抗菌真菌药, 作用于患者体内通过增加真菌细胞的通透性, 使得真菌细胞破裂, 导致细胞内容物外溢, 从而达到杀伤细胞的目的, 充分发挥抗真菌的临床功效[5]。但有研究报道指出, 在行伏立康唑治疗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感染时, 还需注意几类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 其中发生率最高的不良反应为对患者肝脏产生的毒性作用,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胆红素水平的升高或转氨酶水平的升高[6]。在本次研究中, 对9例合并真菌感染的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使用伏立康唑治疗后, 仅有1例患者出现了视觉障碍, 行对症处理后, 该例患者生命体征良好, 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 伏立康唑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安全性较高, 可作为一种理想方法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邵剑峰.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中华医院感染杂志, 2010, 17(1):29-30.

    [2]许力, 林金盈, 阳文捷, 等.伏立康唑治疗白血病患者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8例.内科, 2011, 6(1):990-991.

    [3]张祥忠, 许多荣, 陈惠珍, 等.国产伏立康唑治疗急性白血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观察.国际内科学杂志, 2008, 35(10):789-790.

    [4]黄勇, 姜尔烈, 阎嶂松, 等.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3):190-191.

    [5]Garvalho-Dias VM, Sola CB, Cunha CA, et al. Invasive aspergillosis in hematopoit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 recipient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Braz J Infect Dis, 2008, 12(5):385-386.

    [6]Gaugat N, Khan MA, Mujib M, et al. Pulmonary infiltrares during chemotherapy-induced ferrile neutropenia: Incidence, patterns and outcomes. J Park Med Assoc, 2010, 54(5):285-286.

    [收稿日期:2015-03-18], 百拇医药(侯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