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31期
编号:12577908
胃肠道肿瘤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胃肠道肿瘤合并窦性心动过缓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7例胃肠道肿瘤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以及出院宣教, 观察其疗效。结果 17例患者平均使用临时起搏器1.8 d, 恢复肛门排气3.7 d, 住院15 d, 术后恢复良好,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术前对患者全面评估、充分准备是提高手术成功的关键, 术后密切观察、精心指导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因素,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窦性心动过缓;围手术期;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31.163

    近年来, 胃肠道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但部分患者因心血管疾病增加了手术及麻醉的风险, 导致一些患者和家属放弃最佳手术机会使肿瘤进展与恶化。2013年3月~2014年12月本科收治17例合并窦性心动过缓的胃肠道肿瘤患者, 通过正确使用临时起搏器并进行有效护理, 增快心率, 增加心输出量, 为胃肠道手术保驾护航, 使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安全渡过围手术期及麻醉期[1]。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7例胃肠道肿瘤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手术患者, 年龄48~79岁, 平均年龄67岁;其中胃部肿瘤3例, 小肠肿瘤2例, 结肠肿瘤5例, 直肠肿瘤7例。

    1. 2 方法 手术前行临时起搏器置入术, 再进行胃肠道相关手术。

    2 结果

    17例手术患者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未发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胃肠道功能逐渐恢复, 痊愈出院。

    3 讨论

    3. 1 术前护理

    3. 1. 1 全面细致的评估患者 从患者入院起即全面、系统、动态、多渠道的了解患者的既往史、现病史, 并结合心超、心电图等辅助检查阳性结果对患者进行评估, 配合并协助医师行阿托品实验, 请麻醉科、心内科医生进行会诊, 以制定和实施详细的护理计划。
, 百拇医药
    3. 1. 2 贯穿整个围手术期的个性化心理护理 心血管疾病患者切记要保持稳定、平和的心态, 在整个围手术期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消除其恐惧、害怕、紧张等负面情绪, 同时认真倾听患者对疾病的感受、认知以及对手术的态度, 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质疑[2]。有条件者请相似病情并手术成功的患者现身说法, 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3. 1. 3 手术区皮肤准备 术前1 d洗头、理发、剪指(趾)甲, 手术前充分清洁手术区域皮肤, 然后更换清洁的手术衣裤。皮肤准备超过24 h重新准备。

    3. 1. 4 呼吸道准备 教会患者做腹式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以便排痰。吸烟患者力劝戒烟, 以避免支气管分泌物增多。合并呼吸道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

    3. 1. 5 肠道准备 根据手术方式、种类、病情等, 给予禁食、少渣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术前4~6 h禁饮, 术前12 h禁食。手术前1 d下午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64.9 g口服, 并观察大便排出情况, 同时注意有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
, 百拇医药
    3. 1. 6 临时起搏器置入准备 告知患者术前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的优点, 可预防术中严重的心动过缓、阿-斯综合征、心脏停搏及麻醉、手术引起的心律失常[3]。做好临时起搏器置入部位皮肤的准备, 换好手术衣裤, 带好病历及置入术中用药, 护送患者至DSA室, 并与之做好交接。

    3. 1. 7 营养护理 对于可以进食的患者,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者半流质食物;对于不可以进食的患者, 静脉补充水分、热量与电解质;对于低蛋白血症患者, 给予输血或者血浆蛋白予以纠正。手术前教会患者深呼吸、咳嗽、排痰、床上排便等活动。

    3. 2 术后护理

    3. 2. 1 了解患者术中情况 当患者返回病房时, 通过与麻醉师及床位医师的沟通了解麻醉、手术方式、术中病情、有何处理等。

    3. 2. 2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术后常规使用心电监护, 观察心律及心率, 并认真倾听患者主诉, 询问患者有无胸闷心悸、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 记录24 h尿量。发现异常汇报医师及时处理并记录。
, 百拇医药
    3. 2. 3 临时起搏器的护理 患侧肢体制动, 观察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有无出血、血肿。嘱患者勿屏气、用力咳嗽、排便, 防止电极脱落[4]。妥善固定好临时起搏器, 注意观察起搏器是否运行正常, 电量是否充足, 起搏频率、电压、感知是否在正常范围[5], 床边备好电池以备不时之需。每班交接并记录。

    3. 2. 4 伤口及引流管的护理 观察腹部及会阴部敷料有无渗血渗液, 保持敷料的清洁干燥及无菌。保持引流管通畅, 防止受压、折叠、扭曲、堵塞, 挤捏引流管, 详细记录引流液的量、色、性状。

    3. 2. 5 术后鼓励患者早期活动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 协助其翻身、拍背, 协助肢体活动, 同时保护好临时起搏器及制动肢体, 指导深呼吸及咳嗽排痰。根据患者的手术、病情轻重及耐受程度, 鼓励并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及活动量, 每次活动以患者满意舒适为宜。每日做好口腔护理,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早期活动, 有利于增加肺活量, 减少肺部并发症。
, http://www.100md.com
    3. 2. 6 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要心平气和, 生活有规律, 尤其是饮食。术后禁食, 通过静脉输液补充适量的水、电解质及维生素, 术后3~5 d待恢复肛门排气后即可进食流质, 并逐渐转为半流质、软食, 尽量少食产气、辛辣、多渣的食物。平时可恢复一般正常人的生活和社交活动, 进行适量运动。出院后3~6个月复查血常规、肝、肺、结肠直肠及血清癌胚抗原测定等。

    参考文献

    [1]白浩, 曹宝强, 陈广峰, 等.临时心脏起搏器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0, 1(12):93-94.

    [2]孔艳玲.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及实验要点.中国社区医师, 2010, 12(230):146.

    [3]赖智德, 赵若光, 林坦, 等.临时心脏起搏器在并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围手术期的应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 28(15):1809.

    [4]尤黎明, 吴瑛.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180-181.

    [5]麦爱欢, 童玲, 吴少群, 等.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的护理与程控管理.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6, 25(10):442-444.

    [收稿日期:2015-05-25], http://www.100md.com(候金玉 朱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