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31期
编号:12577940
螺旋CT和核磁共振对肝脏囊性占位的诊断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1期
     【摘要】 目的 分析肝脏囊性占位采用螺旋CT和核磁共振诊断的效果。方法 52例肝脏囊性占位患者, 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6例, 观察组患者采取核磁共振诊断, 对照组患者采取螺旋CT诊断, 对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结果 螺旋CT和核磁共振对肝脏囊性占位的诊出率为100.0%, 观察组患者采用核磁共振诊断后, 检查出炎性病变24例, 检出率为92.3%;对照组患者采用螺旋CT检查后, 检出炎性病变15例, 检出率为57.7%, 核磁共振炎性病变的检出明显高于螺旋CT检查,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肝脏囊性占位患者采用螺旋CT和核磁共振进行诊断, 能够有效地诊断出病理特征, 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 然而就炎症性病变的诊断, 核磁共振的诊出率要高于螺旋CT, 应当首选。

    【关键词】 螺旋CT;核磁共振;肝脏囊性占位;诊断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31.042

    肝脏囊性占位病变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病变, 指的是肝脏内由于结核、寄生虫、异物、淤血等病理因素导致的肝周或肝内病理性包囊占位。肝脏囊性占位患者时常伴有高温、头晕、乏力、腹胀、腹痛等症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3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