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31期
编号:12577937
探讨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分析。方法 48例骨质疏松患者, 根据病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4例。观察组患者为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患者, 对照组患者为骨质疏松初次骨折患者, 对两组患者的骨折部位、骨折由平卧转为站立所花的平均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骨折部位为股骨近端为4例、椎体为10例、桡骨远端为3例、肱骨近端为7例、骨折由平卧转为站立所花的平均时间(27.34±8.12)s;对照组骨折部位为股骨近端为6例、椎体为5例、桡骨远端为3例、肱骨近端为10例、骨折由平卧转为站立的平均时间(13.54±5.12)s,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调查发现, 骨折疏松骨折后再骨折患者多为高龄、椎体骨折、女性、骨密度(BMD)-T值<3.5的患者, 应该针对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进行研究, 从而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 骨质疏松骨折;再骨折;风险因素;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31.056

    近年来, 我国骨质疏松患者人数逐年攀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9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