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29期
编号:12943081
绞窄性肠梗阻判断手术时机的临床可靠指标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0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9期
     【摘要】 目的 深入探讨绞窄性肠梗阻判断手术时机的有效指标。方法 100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绞窄性肠梗阻组, 100例急性非绞窄性肠梗阻患者作为急性非绞窄性肠梗阻组,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绞窄性肠梗阻组患者治愈率为93.00%、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 与急性非绞窄性肠梗阻组患者的95.00%、10.00%,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绞窄性肠梗阻组患者休克、CT检查肠管血运异常、D-二聚体>0.3 mg/L、C反应蛋白>15 mg/L、白细胞计数(WBC)≥15×109/L、腹腔穿刺为暗红色不凝液体、腹胀腹痛加重、脉搏>100次/min、体温>38℃或<36℃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急性非绞窄性肠梗阻组患者,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如果肠梗阻患者符合相关指标两项或以上, 则提示患者为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性比较大, 应考虑进行手术。

    【关键词】 绞窄性肠梗阻;指标;手术时机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9.067

    从临床实践来看, 绞窄性肠梗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急腹症, 较之于单纯性肠梗阻患者发生肠管坏死的可能性比较高, 患者的死亡率也接近30%, 再加上该疾病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及相关指标, 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难度[1]。本次研究就将以实际病例资料分析的方式, 探讨绞窄性肠梗阻判断手术时机的有效指标, 现将研究过程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5年9月收治的100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及100例急性非绞窄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7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