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30期
编号:12942461
健脾化湿祛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残留黄疸的临床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0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0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健脾化湿祛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残留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给予水飞蓟宾胶囊口服治疗, 观察组给予健脾化湿祛瘀汤联合水飞蓟宾胶囊口服治疗, 两组患者均药物治疗6个月, 并在服药期间进行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患者肝功能指标及疗效评价结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5%)显著高于对照组(47.5%)(P<0.05)。结论 健脾化湿祛瘀汤联合水飞蓟宾胶囊口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残留黄疸, 临床效果显著, 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清中胆红素水平, 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 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 健脾化湿;祛瘀法;慢性乙型肝炎;残留黄疸;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0.148

    中医理论中, 病毒性肝炎残留黄疸属于“黄疸”范畴, 病机为脾失健运、脾肾虚寒、胆汁郁结、外渍肌肤等[1]。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胆红素代谢及黄疸发生机制, 临床上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西医治疗主要治标, 可短期缓解黄疸症状, 但对胆红素作用不明显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0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