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7年第26期
编号:13107435
妊高症妇女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9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6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妇女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 160例妊娠妇女(妊娠组), 根据妊娠情况分为正常妊娠组和妊高症组, 各80例。并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非妊娠妇女80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均进行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检测, 比较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 经比较, 妊娠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纤维蛋白原(FIB)以及D-二聚体值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组中妊高症组的PT(7.63±0.64)、APTT(18.52±2.77)、TT(12.49±0.41)s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的PT(9.21±0.84)、APTT(24.86±3.15)、TT(14.62±0.44)s(P<0.05), FIB(4.68±0.92)g/L、D-二聚体(568.55±144.23)μg/L值则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的(3.47±0.66)g/L、(324.53±75.66)μg/L(P<0.05)。结论 通过对妊高症妇女的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进行检测, 可以动态观察其凝血功能、纤溶功能的变化特征, 对于病情监测、诊治等均有重要意义, 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凝血功能;D-二聚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6.042

    妊高症作为妊娠期特发性疾病, 发病率较高, 发病时间多为妊娠20周以后, 临床症状主要为高血压、蛋白尿等, 部分病情患者患者甚至出现抽搐、昏迷及脏器功能衰竭等症状, 对孕妇及胎儿具有严重危害[1]。因此及时检查确诊妊高症并予以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研究显示, 妊高症发生率和孕妇凝血功能异常有一定关系。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是判断机体凝血系统变化的重要指标[2]。对此, 本文为了探讨妊高症妇女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随机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1月在本院常规孕检的妊娠妇女160例展开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1月在本院常规孕检的160例妊娠妇女作为妊娠组, 根据妊娠情况分为正常妊娠组和妊高症组, 各80例;并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非妊娠妇女8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正常妊娠组年龄21~36岁, 平均年龄(28.54±2.49)岁, 孕周28~39周, 平均孕周(35.6±45.09)周。妊高症组年龄20~36岁, 平均年龄(27.14±2.95)岁, 孕周29~38周, 平均孕周(36.21±4.74)周。

    对照组年龄22~35岁, 平均年龄(27.84±3.04)岁, 孕周28~38周, 平均孕周(35.77±4.52)周。三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所有妇女均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收集静脉血2 ml, 采用枸橼酸钠对血液标本进行抗凝处理后进行离心处理, 离心速度为3000 r/min。10 min后进行血浆分离, 对PT、APTT、TT、FIB以及D-二聚体指标进行检测。仪器选择Sysmex CA7000全自动凝血仪器。

    1. 3 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各组凝血四项指标及D-二聚体的检测结果。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比较, 妊娠组的PT、APTT、TT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FIB以及D-二聚体值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组中妊高症组的PT、APTT、TT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 FIB、D-二聚体值则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见表1。

    3 讨论

    妊高症作为妊娠期妇女常见疾病, 临床症状为妊娠20周后出现的高血压、蛋白尿、抽搐、昏迷等症状, 血压越高, 提示孕妇出现风险事件的可能性越大。妊高症易引起脑出血、凝血功能障碍、胎盘早期剥离以及血液循环障碍等严重事件, 具有较高致死率[3-5]。人体在正常状态下, 凝血与纤溶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随着妊娠的进行, 孕妇体内激素水平发生较大变化, 对肝脏功能产生影响后导致体内凝血系统发生改变, 凝血因子含量不断增高, 而抗凝成分不断减少, 促使妊娠血液凝固性增高[6-9]。临床通过对妊娠期妇女进行凝血四项功能和D-二聚体指标检测, 方便妇产科医师对血栓、继发性纤溶亢进等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 从而为分娩做好充足的准备, 特别是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妊娠期妇女, 早期发现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产妇分娩风险事件发生率[10]。

    本次研究中, 妊娠组PT、APTT、TT值均低于对照组, FIB、D-二聚体值则高于对照组(P<0.05), 与相关报道一致。其中PT是外源性凝血途径检测指标, 其降低和凝血因子的增加有密切关系;APTT是内源性凝血途径检测指标, 其降低可能和凝血因子X水平升高有关;TT是反映FIB转变过程是否正常的指标, 其降低说明妊娠激活了纤维蛋白原溶解系统, 具有平衡增强的凝血功能的作用;FIB是內外源性通路中含量最大的凝血因子, 其升高会使机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利于子宫内膜的修复和再生, 能够有效预防产后出血[11, 12]。D-二聚体作为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 是体内高凝状态的标志物, 其水平升高说明体内有血栓形成, 而且在妊娠晚期, 凝血因子会大量增加, 使内外源性凝血过程加快, PT、APTT会明显降低。, 百拇医药(柴云飞)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