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7年第31期
编号:13215091
腹部手术患者进行针对性麻醉苏醒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1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对腹部手术患者进行针对性麻醉苏醒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191例全身麻醉下腹部手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95例)和研究组(9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针对性麻醉苏醒期护理干预, 治疗4周后,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及躁动情况。结果 研究组中发生躁动的患者共16例, 对照组中发生躁动的患者共30例, 且有2例躁动程度达到3分;研究组患者的躁动发生率为16.7%,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血压值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苏醒期, 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 且心率(76.6±10.7)次/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8.3±9.5)次/min,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部手术患者进行针对性麻醉苏醒期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效果, 明显降低患者麻醉苏醒期的躁动发生率, 有助于预防术后意外事件,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麻醉苏醒期;腹部手术;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1.092

    全身麻醉苏醒期的躁动是指患者在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后, 麻醉苏醒期出现呻吟、哭喊、胡言乱语、不自主运动、不服从医护人员的指令或自行拔除身上治疗管道等, 可导致患者的自身意外伤害;在普外科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护理工作中, 苏醒期躁动较为常见[1]。故本文通过研究对腹部手术患者进行针对性麻醉苏醒期护理干预的效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9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