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7年第36期
编号:13206045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2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6期
     【摘要】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9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 观察组则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0%, 对照组为27.59%,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0, P<0.05)。结论 使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明显, 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安全可靠, 值得推广。

    【关键词】 缬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6.06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进步, 原发性高血压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日益增高。目前临床研究认为, 原发性高血压是由于某些先天遗传因素、生理减压因素和致病增压因素互相作用所诱发, 其中包括遗传、肥胖、饮酒、不合理的膳食、精神过度紧绷等, 具有极高的致死、致残率[1, 2]。该疾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 很多患者进行体检或血压测量时偶然发现, 多数患者表现出头痛、心悸等临床病症时才到医院就医。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将会对患者心、脑、肾脏、血管等造成严重损害,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此次研究给予观察组患者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 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本院治疗的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入院后接受了相关标准检查, 均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恶性肿瘤等病症。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9例。对照组中男15例, 平均年龄(63.57±

    3.96)岁;女14例, 平均年龄(64.22±4.02)岁。观察组中男

    16例, 平均年龄(65.10±3.24)岁;女13例, 平均年龄(64.03±

    3.1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00079)口服治疗, 30 mg/次,1次/d, 整粒吞服。观察组患者给予缬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治疗, 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 30 mg/次, 1次/d;口服缬沙坦(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0217),80 mg/次, 1次/d。治疗期间禁止给予患者其他药物。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 观察组患者中有2例出現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0%;对照组有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9%,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0, 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主要采用非药物和药物治疗, 患者疾病早期可采用非药物治疗, 主要进行生活护理干预, 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控制钠盐和钾盐的摄入, 控制体重等,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维持血压具有重要作用[3]。针对高危或重症患者则需使用降压药物治疗, 此次研究使用的硝苯地平控释片是一种常用的治疗高血压药物, 硝苯地平是一种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能舒张患者正常供血区和缺血区的冠状动脉, 使冠状动脉痉挛患者的心肌氧输送加快, 从而改善和预防冠状动脉痉挛。服用该药物还能降低心肌代谢、减少心肌耗氧量, 成年男性口服30 mg后, 在10 h左右血药浓度达到峰值, 在组织内广泛分布, 尤其以肝、肾、肺、血清中的浓度最高, 能与人体内的血浆蛋白充分结合, 该药物在人体内基本不会出现蓄积现象, 75%药物均能从尿液中排出[4-7]。缬沙坦是一种特异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适合口服, 该药物能直接或间接参加血压调节, 能有效降低升高的血压且不影响心率。多数患者口服4~6 h后血药浓度达到峰值, 开始产生降压效果, 降压效果一共能持续24 h左右, 治疗

    3周左右降压效果可达到最大值, 即使突然中止服用缬沙坦, 血压也不会出现明显的反复或出现其他不良反应。据研究显示, 使用缬沙坦期间不会对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及尿酸水平产生影响, 极少数情况下对严重缺钠或血容量不足的患者使用缬沙坦时, 可能出现症状性低血压, 因此在使用该药物前, 应首先纠正患者低钠或血容量情况, 保证用药安全[5, 8-10]。

    综上所述, 使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明显, 患者临床病症显著改善,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安全可靠,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晓岩.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16):1757-1758.

    [2]秦海坚.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当代医学, 2011, 17(11):136-137.

    [3]刘金汉.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13):1437-1438.

    [4]任泉钟, 于惠.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13):123-124.

    [5]刘小红.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24):86-87.

    [6]巩素琴.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中国处方药, 2014, 33(9):176.

    [7]石晓华.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研究. 健康前沿, 2016, 23(5):489.

    [8]曾强.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9(24):175-176.

    [9]苗迎春, 张革萍.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环球中医药, 2013, 12(s2):146.

    [10]王瑛.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72):182-183.

    [收稿日期:2017-08-23], 百拇医药(邱宇 陈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