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年第9期
编号:13387493
83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痰培养结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9期
血培养分离细菌,分布特征,耐药性
     【摘要】 目的 通过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痰液中的感染菌株情况, 分析感染菌株的耐药性, 为临床合理选择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83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均进行痰培养, 观察痰培养结果及病原菌分布, 并通过K-B 法进行药敏试验测定主要病原菌耐药率。结果 83例患者中, 痰培养阳性66例(79.5%), 获得病原菌69株, 其中检出革兰阳性菌4株, 所占比例为5.8%;革兰阴性菌45株, 所占比例为65.2%;真菌20株, 所占比例为29.0%。检出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包括9株鲍曼不动杆菌、25株肺炎克雷伯菌、11株铜绿假单胞菌。在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唑林、氨曲南耐药率测定中, 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均对环丙沙星耐药率最低, 分别为11.1%、18.2%、12.0%。结论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较易被感染, 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作为主要病原菌种, 临床中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时经过合理的干预途径实施药物干预, 可有效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利用率, 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为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借鉴。

    【关键词】 血培养分离细菌;分布特征;耐药性

    相关研究表明[1, 2],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并不仅仅表现在肺部炎症上, 更表现在全身炎症的发生、控制炎症的发生以及对炎症进行积极的治疗是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主要方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1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