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年第25期
编号:13409307
中西医结合治疗脂溢性皮炎76例(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9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5期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脂溢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76例脂溢性皮炎患者, 均采用中西药内服、注射、外敷进行治疗,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 76例患者中治愈64例、占84.21%, 好转10例、占13.16%, 未愈2例、占2.63%, 总有效率为97.37%。结论 采用中西药内服、注射、外敷结合治疗, 对脂溢性皮炎的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脂溢性皮炎;中西医结合;疗效显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5.069

    脂溢性皮炎是发生在皮脂腺丰富部位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 好发于面部鼻唇沟、眉弓、口周、头皮、上胸、腋窝、外阴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属于中医“白屑风”、“面游风”和“纽扣风”的范畴[1], 病程长短不一, 难治愈, 易复发。2002~2018年作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脂溢性皮炎76例, 取得了显著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02~2018年本所收治的76例脂溢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9例, 女27例;年龄1~73岁, 平均年龄(30.8±14.9)岁;病程8 d~31年;患病部位:面部29例, 头部17例, 腋窝13例, 上胸8例, 外阴7例, 肩胛部2例。

    1. 2 治疗方法 患者均采用中西药内服、注射、外敷进行治疗。

    1. 2. 1 中药内服 凉血清肺饮[2]:生地15 g、元参12 g、川石斛12 g、生石膏30 g、寒水石12 g、白花蛇舌草30 g、 桑白皮12 g、黄芩9 g、生山楂15 g、虎杖15 g、生甘草3 g。

    先将上药用水浸泡30 min, 再煎煮30 min, 煎2次/剂, 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1剂/d, 分2次服。皮疹糜烂及伴油腻性脱屑者, 加茵陈15 g、生苡仁15 g;鼻翼潮红者, 加制大黄9 g、苦参片15 g;皮损呈结节囊肿, 加益母草15 g、莪术12 g;大便干结者, 加全瓜蒌12 g、枳实9 g。

    1. 2. 2 西药内服、注射 维生素B2, 10 mg/次, 3次/d, 口服;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 2 ml, 隔日1次, 肌内注射。

    1. 2. 3 外敷 患处外敷自制一号液[3], 配方:氯霉素1.5 g、甲硝唑1.2 g、水杨酸1.0 g、乙烯雌酚0.02 g、维生素B2 0.2 g、甘油15 ml, 75%酒精加至100 ml, 搅匀即可。用法:2~3次/d, 涂擦患处。

    治疗2周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2个疗程根据症情可以连续用药3个疗程。在治疗的同时, 患者饮食上忌食辛辣, 少食油腻和甜食, 多食蔬菜和水果, 保持大便通畅。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治疗前后, 根据皮损形态、靶皮损面积、皮损瘙痒程度等进行皮损综合疗效评价。应用尼莫地平法计算, 计算公式:皮损消退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017版)[4]疗效评定:治愈:皮损消退, 自觉症状消失;好转:皮损消退率≥30%, 自觉症状减轻;未愈:症状无变化, 或皮损消退率<30%。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2 结果

    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 76例患者中治愈64例、占 84.21%, 好转10例、占 13.16 %, 未愈2例、占 2.63 %, 总有效率为97.37%。

    3 讨论

    脂溢性皮炎常见于皮脂腺分布比较丰富的部位, 常由头皮开始, 逐渐向面部、耳后、腋窝、上胸部、肩胛部、外阴等部位发作, 主要以多脂、多毛及多汗部位易发病。皮损倾向于淡红色、鲜红色或黄红色斑片, 边界清楚, 上有油腻性鳞屑或结痂。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 肥腻、油炸、辛辣、甜腻等饮食过多, 使脂溢性皮炎的患者越来越多, 从新生儿到成年人, 各个阶段的人群都有, 好发于青春发育期男女和成年后的男子。

    中医把脂溢性皮炎称为“面油风”是发生于皮脂腺丰富部位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5]。由于人体皮脂腺的部位较多, 脂溢性皮炎所发作的部位也不同, 根据不同发作部位, 也有不同的称呼, 如发作在胸前的称为“纽扣风”, 发作在眉间的叫做“眉风癣”, 病名不同, 但症状接近。本病典型皮损为黄红色斑、斑片或斑丘疹, 表面覆油腻性鳞屑, 严重时可有渗液, 或干性红斑上有灰白色糠秕样鳞屑。清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亦记载:“此证生于面上, 初发面目浮肿, 痒若虫行, 肌肤干燥, 时起白屑。次后极痒, 抓破, 热湿盛者津黄水, 风燥盛者津血, 痛楚難堪”[6]。婴儿脂溢性皮炎常发生在生后第1个月, 皮损多在头皮、额部、眉间及双颊部, 为溢出性红色斑片, 上有黄痂[7]。

    本病发病病因较多, 与多种因素有关, 西医认为自身皮脂腺分泌紊乱, 长期精神抑郁处于压力之中, 不健康生活

    和饮食习惯, 以及遗传因素等对本病的发生发展都有一定影响[8]。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 风邪外侵, 湿热内蕴或阴虚内热, 肝肾亏虚所致[9]。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 内因以过食油腻、辛辣和炙热食品, 使之积热在里;外因为感受风湿热邪, 以致热蕴上焦, 气血沸扬, 出油生燥。根据症状程度的不同, 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类型:①血热风燥。平素为血燥之体, 又吃过多的辛辣厚味、油腻、酒类, 致使脾胃运化失常, 内蕴积热, 外感风热之邪, 使血热风燥, 肌肤失去濡养而成。症见:头皮、额面等处可见浅红斑或黄红斑, 散在少量红丘疹, 覆有灰白色糠秕状鳞屑, 皮肤粗糙。治宜:凉血清热, 祛风止痒。②阴伤血燥。风为阳邪, 风邪久郁经络不散, 导致阴血暗伤, 血虚阴伤肌肤失其涵养, 郁久而生风化燥。血虚生风化燥, 风燥又耗伤阴血, 两者互为因果, 成为恶性循环。症见:皮肤干燥缺水, 脱屑, 油脂减少, 瘙痒加剧, 反复发作。治宜:滋阴养血, 祛风润燥。③脾胃湿热。主要由过食油腻、辛辣刺激之物, 导致脾胃运化失常, 水湿内停, 郁而化热, 湿热博结, 淤积肌肤而成。症见:头面、胸背以及腋窝等处见大片红斑、黄红斑, 覆有较多油腻性鳞屑, 或少量渗出后结痂称黄色厚痂皮, 自觉瘙痒。治宜:清利湿热为主[10-13]。, 百拇医药(夏延杭)
1 2下一页